[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60249.4 | 申请日: | 2022-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0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邵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良荣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46;E02D15/00;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邝泉 | 
| 地址: | 225002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浇桩身 载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包括扩大头(1)和混凝土现浇形成的桩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头(1)与所述桩身(2)之间设置有衔接管(3),所述衔接管(3)一端延伸至所述桩身(2)中、另一端插嵌于所述扩大头(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3)插嵌于所述扩大头(1)中的深度不小于50cm,所述衔接管(3)延伸至所述桩身(2)中的长度不小于3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3)的周壁上固接有若干沿其轴向设置的加强筋(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3)外壁与所述桩身(2)外壁平齐。
5.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施工方法,用于施工如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施工设备进场,准备卷扬机、重锤(4)及所述衔接管(3),测量放线并准确设置桩孔(5)标记;
S2.成孔,在所述桩孔(5)标记位置以旋挖或长螺旋引孔形成桩孔(5)至至持力层;若出现塌孔情况以钢护筒进行护壁;
S3.填料夯击,分次填入填充料,并多次夯击填充料形成所述扩大头(1);
S4.三击贯入度检测;
S5.锤管,若所述步骤S4中三击贯入度检测合格,在所述桩孔(5)内下放所述衔接管(3),并起吊所述重锤(4)将所述衔接管(3)底端锤击至嵌入所述扩大头(1)中,同时预留所述衔接管(3)上部凸出于持力层;
S6.下钢筋笼(22),在所述桩孔(5)中下放钢筋笼(22)至持力层;
S7.桩身(2)成型,向所述桩孔(5)内灌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成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下放所述衔接管(3)前,在所述衔接管(3)的周壁上固接多个沿其轴向设置的加强筋(31);
若所述衔接管(3)外周壁与所述桩孔(5)孔壁平齐,则所述加强筋(31)设于所述衔接管(3)内周壁,且所述加强筋(31)上端与所述衔接管(3)顶端平齐;
若所述衔接管(3)外径小于所述桩孔(5)孔径,则所述加强筋(31)设于所述衔接管(3)内周壁或外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衔接管(3)外周壁与所述桩孔(5)孔壁平齐,则所述步骤S6中所述钢筋笼(22)下端插入至所述衔接管(3)内;
若所述衔接管(3)外径小于所述桩孔(5)孔径,则所述步骤S6中所述钢筋笼(22)下端套设在所述衔接管(3)外。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下放所述衔接管(3)后,缓慢下放所述重锤(4)至其底面与所述衔接管(3)接触,标定此时所述重锤(4)底面所处的位置为零点位,所述重锤(4)锤击后,所述重锤(4)底面越过所述零点位的距离即为所述衔接管(3)嵌入所述扩大头(1)中的嵌入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测算所述嵌入量的方法为:
设置固定的归零标记;
将所述重锤(4)底面处于所述零点位时用于吊载所述重锤(4)的吊绳上与所述归零标记对应的点定为归零点;所述重锤(4)锤击后收拢绷紧吊绳,此时所述归零点越过所述归零标记的长度即为所述嵌入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现浇桩身载体桩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钢筋笼(22)外径大于所述衔接管(3)内径,可将所述钢筋笼(22)下端的多个主筋(221)向内弯折且依然保持其弯折部的平直段与所述钢筋笼(22)轴向平行,而后再将所述钢筋笼(22)底端的平直段竖直插入所述衔接管(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良荣,未经邵良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02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