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53008.7 | 申请日: | 202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4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汪选要;程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
主分类号: | F16H3/089 | 分类号: | F16H3/089;F16H63/30;F16D21/00;B60B3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国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696 | 代理人: | 徐博 |
地址: | 23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变速 后桥 驱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嵌入式固定有电机,所述主轴上由左至右分别轴承套设有低速主齿轮和高速主齿轮,所述调速齿套设置于低速主齿轮和高速主齿轮之间,所述安装座的外端通过伸缩弹簧贯穿限位贴合滑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油液腔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板,所述校准杆上固定套设有复位板,所述校准杆贯穿于同步套内,所述齿环安装于调速齿套左右两侧的凹陷处,所述导杆的一侧固定有抵杆。该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可以自动调整磨损后同步套的位置,避免调速齿套之间与低速主齿轮和高速主齿轮接触,同时通过齿环的弹性转动,减少调速对接后的阻力,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以电力为输出动力的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使用新能源,避免燃油消耗,同时提速更快,成为新兴的汽车驱动方式,电动汽车的后桥驱动大都由电机配合变速器进行驱动,为了提高爬坡和高速行驶时电机的利用率,现有的电动汽车,大都采用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但是现有的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大都通过汽车的自动感应和切换机构,配合换挡拉杆、换挡拨叉和换挡调速齿套等零件,移动至低速传动齿轮和高速传动齿轮处进行档位的调整,为了解决调速齿套与低速传动齿轮和高速传动齿轮切换时转速不一致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柔性材料的同步套先与低速传动齿轮和高速传动齿轮接触,在通过调速齿套与低速传动齿轮和高速传动齿轮啮合实现换挡,但是汽车的使用频繁,同步套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出现磨损,现有的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不方便对同步套的位置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步套磨损一定程度后,容易导致调速齿套与低速传动齿轮和高速传动齿轮直接接触,因速度不一致会出现卡顿和加速内部零部件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即使通过同步套可以保持调速齿套与低速传动齿轮和高速传动齿轮的同步转动,但是其上锯齿啮合位置无法得到保证,即锯齿位置经常容易出现相对的问题,尽管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锯齿结构端部设计为倾斜结构,通过倾斜结构进行啮合引导,但是引导过程中会强制改变转速,一方面车轮轴转速的调整,受车体和车轮转动影响,另一方面电机轴的转动受电机转速的影响,无论哪一方面被强制引导,均需要提供较大的力,不方便实现保护性引导啮合,这样容易增加电机的损耗,同时也会对齿轮的啮合位置造成较大的伤害。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不方便对同步套的位置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时不方便实现保护性引导啮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后桥驱动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嵌入式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并且主轴轴承安装于机壳内,所述主轴上由左至右分别轴承套设有低速主齿轮和高速主齿轮,且低速主齿轮和高速主齿轮的下方分别啮合有低速副齿轮和高度副齿轮,并且低速副齿轮和高度副齿轮固定套设在轮轴上,而且轮轴贯穿轴承安装于机壳内,同时轮轴与汽车车轮相连接;
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未经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3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