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场景卡配置的车辆自动跟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48632.8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上海)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2 | 分类号: | G05D1/12;G06F3/0481;G06F3/04847;H04M1/72403;B60Q1/5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场景 配置 车辆 自动 跟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场景卡配置的车辆自动跟随方法,该方法包括:车辆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打开跟随模式请求进入跟随模式;在所述车辆进入跟随模式后,所述移动终端将其当前界面上选定的跟随参数和场景卡发送给所述车辆;所述车辆响应于所述跟随参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跟随,并按照所述场景卡指定的功能执行顺序控制对应的车载部件执行相应功能,从而可以实现让车辆自动跟随人移动,同时在车辆跟随过程中实现指定的功能,实现人车的主动交互,增加人车交互的趣味性,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场景卡配置的车辆自动跟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工作、旅游的常用出行方式。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的运用,汽车产业正处于智能化的产业趋势中。目前,人们可以远程预热车辆,也可以通过车载系统实现与人、车、路的智能交互。
目前,人、车、路的交互场景一般是用户在车内通过车载中控屏对车辆进行控制,比如空调、车窗、音乐播放等控制。但是,目前并未有针对用户在车外时人车交互方案,例如在旅途中,人们遇到沿途美景时,会想下车慢走欣赏风景,但徒步完后还要走回停车的位置;又例如人们想要室外跑步或者遛狗时,可能需要驾驶车辆到适合的室外场地,在指定地方停靠自己的车辆后进行跑步或遛狗,而当用户在跑步途中急需用车时或跑完步后,只能返回到停车的位置;对于人们既想停车走走又不想返回寻车的情况,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于车辆来说,多数情况下是基于用户在车载中控屏中的手动操作来进行交互操作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被动式的交互操作,对于上述旅行或户外跑步场景,现有的人车交互技术并不能去主动地完成交互操作,用户的体验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场景卡配置的车辆自动跟随方法,其能实现让车辆自动跟随人移动,同时在车辆跟随过程中实现指定的功能,实现人车的主动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卡配置的车辆自动跟随方法,包括:
车辆响应于移动终端发送的打开跟随模式请求进入跟随模式;
在所述车辆进入跟随模式后,所述移动终端将其当前界面上选定的场景卡发送给所述车辆;其中,所述场景卡中设置有跟随参数和功能执行顺序;
所述车辆响应于所述场景卡中的跟随参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跟随,并按照所述场景卡指定的功能执行顺序控制对应的车载部件执行相应功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辆在跟随过程中,当检测到满足所述场景卡中指示的任意一个触发条件时,控制所述触发条件指定的车载部件按照所述触发条件对应的控制参数执行相应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的至少一个选定操作的先后顺序,对所述选定操作对应的车辆控制功能进行排序;其中,一个所述车辆控制功能指示了一个车载部件的至少一组控制参数及其对应的触发条件;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排序后的车辆控制功能生成与跟随模式对应的场景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终端将其当前界面上选定的场景卡发送给所述车辆,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打开跟随模式时,在其当前界面上显示所有跟随模式对应场景卡;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于用户的场景卡选择操作,从当前界面显示的场景卡中锁定一场景卡;
所述移动终端将锁定的场景卡发送给所述车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跟随参数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设定间距。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上海)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上海)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48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杆防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通过网络控制的智能变轨接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