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藤黄软膏制剂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39042.9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雷秋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藤康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38 | 分类号: | A61K36/38;A61K9/06;B01F21/10;B01F27/90;B02C7/02;B02C7/12;B02C7/16;B02C23/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藤黄 软膏 制剂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藤黄软膏制剂制备工艺,该加工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启动制备装置,启动制备装置后,将块状的半成品藤黄装入制备装置中;步骤二:依次投入的半成品藤黄,使得藤黄半成品在制备装置中进行研磨;步骤三:然后通过制备装置将藤黄粗颗粒筛选出,并再次进行研磨,直至将所有藤黄颗粒研磨至细小状态:通过制备装置直接将藤黄小颗粒撒入其内部搅动的乙醇溶液内,且撒入的藤黄颗粒的量沿着乙醇溶液的搅动中心距离减小的方向而逐渐递减。本发明能够使落入乙醇内的藤黄小颗粒的有效物质溶解速度相对一致且能够保证快速地溶解速度,同时藤黄小颗粒在各区域内散落的密度能够保证不出现有效物质被包裹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藤黄软膏制剂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藤黄是由藤黄植被的汁液加热蒸干而得,大多呈不规则块状,也有被加工成颗粒状,藤黄中的藤黄素具有药用价值,现有工艺以藤黄为主材料制备成藤黄软膏,以便于体外用药,现有制备装置工艺需要用对藤黄醇提浓缩的浸膏,在用乙醇提取藤黄中有效物质的过程中,需要将颗粒状藤黄倒入乙醇中,并搅拌使乙醇与藤黄充分混合,以便于乙醇快速溶解藤黄中的有效物质。
由于藤黄的半成品通常为易碎的块状物,为了提高乙醇的提取效率,藤黄在制备软膏之前需要通过磨盘磨碎,之后再倒入乙醇溶液中提取有效成分,然而对于易碎的物体,磨碎的过程往往需要筛选,再磨碎;这会导致磨盘和混合设备结合很难结合,这会进一步的导致:一方面,藤黄磨碎的过程中会产生弥漫的颗粒,这会导致工作人员容易通过呼吸系统吸入藤黄颗粒,损坏健康,也会导致藤黄的浪费;另一方面,在藤黄粉末转运的过程中,会导致藤黄被氧化的地方增多,也会增加细菌的附着在藤黄粉末表面的概率,这些均会影响藤黄后续制品的药效。
此外,藤黄中在乙醇中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且搅拌动作不宜复杂;因为当搅拌速度过快时或搅拌动作过于复杂时,一方面会导致乙醇的挥发加快而降低提取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藤黄中的有效成分(藤黄酸、别藤黄酸、新藤黄酸)被空气氧化程度增加;并且会导致藤黄颗粒中不溶于乙醇的物质悬浮在乙醇中形成浑浊液,降低后期的分离效率;然而,若搅拌速度不快,传统的以倾倒的手段将藤黄颗粒倒入乙醇的过程中,藤黄颗粒集中形成冲击流体,先是将周围乙醇冲开,当藤黄颗粒冲击流完全没入乙醇内后,乙醇才回流包裹藤黄颗粒,虽然有搅拌操作,但是,还是有一部藤黄颗粒没有及时被搅拌开,从而出现部分有效物质如同包浆般被不能被乙醇溶解的杂质包裹住,进而导致部分藤黄有效物质的损失,从而影响藤黄有效物质提取的效率。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藤黄软膏制剂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藤黄软膏制剂制备工艺,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启动制备装置,启动制备装置后,将块状的半成品藤黄装入制备装置中;
步骤二:依次投入的半成品藤黄,使得藤黄半成品在制备装置中进行研磨;
步骤三:然后通过制备装置将藤黄粗颗粒筛选出,并再次进行研磨,直至将所有藤黄颗粒研磨至细小状态:通过制备装置直接将藤黄小颗粒撒入其内部搅动的乙醇溶液内,且撒入的藤黄颗粒的量沿着乙醇溶液的搅动中心距离减小的方向而逐渐递减,使乙醇溶液线速度大的地方溶解更多藤黄颗粒,最终确保藤黄颗粒和乙醇充分混合,使乙醇能够快速且高效溶解藤黄中的有效物质:加热制备装置中的乙醇溶液,使乙醇提取的效率更高;
步骤四:从制备装置将溶有藤黄有效物质的乙醇取出,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浓缩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藤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藤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9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