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多元化产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832335.4 | 申请日: | 2022-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叶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强村富民竹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0;B02C25/00;D21B1/06;D21D1/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周阳;韩燕燕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植物纤维 制备 多元化 产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多元化产品的方法,通过设置多条分支工艺,对竹材进行加工得到粉体、纸浆、液态肥等多元化产品,形成高度集成化的竹材综合利用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率高且产出多元化,废气料统一回收并由系统内部进行消化再利用,极大提高资源化利用的产出比,且对系统外环境无任何污染输出,环境友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单一、耗能高、粉体物理性能差、填充比例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纤维制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多元化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工艺中,通常添加植物纤维粉体作为填充料,所添加的植物类填充剂以淀粉为主,国家标准填充比例为小于10%,但小填充比例下,产品成本降低有限。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于如何提高植物类纤维粉体的掺量,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中国专利CN201810301742.6公开了秸秆纤维板材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按质量百分比选取85~90%的秸秆和10~15%的木质素;将秸秆输送到汽爆罐中,关闭汽爆罐进料口阀门,汽爆罐内通入蒸汽使得汽爆罐内压力为1.2~1.8MPa,保温保压时间为5~10min,然后瞬间打开汽爆罐出料阀门,使得物料瞬间释放到汽爆喷放仓中;将汽爆后的物料和木质素混合后进行热磨,热磨后进行气流干燥,气流干燥的热空气温度为160~180℃,干燥后的混合物料水分为8~12%;将干燥后的混合物料进行铺装成型。
然而现有技术水平所能够量产的植物纤维粉体粒径大,若生产超细纤维粉体将面临产量低、耗能及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实现市场化;且粉体中含有油脂、蛋白及果胶等对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不利的杂质成分,影响粘合剂的结合效果,进而影响制品的物理性能以及填充料的填充比例。因此,现有技术无法高产量生产超细小粒径纤维粉体,且粉体的应用品质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备多元化产品的方法,通过设置多条分支工艺,对竹材进行加工得到粉体、纸浆、液态肥等多元化产品,形成高度集成化的竹材综合利用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率高且产出多元化,废气料统一回收并由系统内部进行消化再利用,极大提高资源化利用的产出比,且对系统外环境无任何污染输出,环境友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单一、耗能高、粉体物理性能差、填充比例低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制备超细粉体的方法,即:一、植物纤维粉体生产工序,所述粉体生产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1)汽爆:经预处理后的物料送至汽爆单元,通入蒸汽压力为0.9~1.2MPa的饱和蒸汽并保压4~6min,物料在0.01s内完成爆破,汽爆后的物料含水率为60~70%;
(2)降解: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物料送至降解仓,在温度为30℃、pH为6.5的条件下储存5~10d,进行水解酸化,降解后的物料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通风晾干,含水率为20%~40%;
(3)烘干: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物料送至烘干设备,在100-20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物料含水率在10%以下;
(4)冲击磨:经步骤(3)处理得到的物料送至冲击磨设备进行冲击磨,得到超细植物纤维粉体成品,送至成品储存塔储存,冲击磨生产的超细植物纤维粉体粒径为D50-1000目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纤维粉体生产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
(2-3-1)粉碎: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物料送至粉碎机进行破碎和研磨,粉碎得到的物料粒径为D50-120目,含水率为10%~20%;所述步骤(3)设置于步骤(2-3-1)之后。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纤维粉体生产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强村富民竹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强村富民竹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2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