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32240.2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杨心彪;周国林;朱学娜;叶语桦;冯军;林处发;黄学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B7/02;A23B7/024;A23L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孙迪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薹干制 加工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挑选,选择无腐烂无虫斑且颜色健康的油菜薹作为原料;2)清洗干净,将油菜薹浸泡在清水中进行清洗,捞出;3)在温度为85~95℃条件下烫漂60~120s;4)漂洗离心甩干后干燥。在合适的烫漂温度、烫漂时间以及护绿液浓度(醋酸锌)条件下,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可以制得品质优良的干制加工的油菜薹,其干制加工过程对色差值、叶绿素保留率、Vc保留率等因素影响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菜用油菜播种面积的增加,临近花期,大量菜薹集中上市,市场供过于求,而菜薹储藏过程中品质劣变快,容易出现失水萎蔫、纤维化、空心化、发黄等问题(张雪梅等2021),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加工转化,提高产业经济价值(张哲等2018)。已有研究者关注到了这一问题,采用干制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转化,并对烫漂工艺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了烫漂温度、烫漂时间两个单因素对油菜薹的色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未关注在烫漂过程中热敏性营养物质含量(Vc)的变化,得出烫漂温度在75~90℃之间,时间在90~150s之间(禹淞文等2019),而且得出温度、时间结果跨度较大,并且只采用了热风干燥的方式进行加工(张雪梅等2021),并未探究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品质差异。
较于其他类型的菜薹,狮山2017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综合排名最优。采用合适的干制加工的方法对油菜薹的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油菜薹加工转化的工艺问题,提供一种合适的油菜薹干制方法,优化烫漂温度、烫漂时间以及护绿液浓度(醋酸锌),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干燥方式,以获得外观色泽好,叶绿素保留率高,Vc和蛋白保存多的干制加工的油菜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挑选,选择无腐烂无虫斑且颜色健康的油菜薹作为原料;
2)清洗干净,将油菜薹浸泡在清水中进行清洗,捞出;
3)在温度为85~95℃条件下烫漂60~120s;
4)漂洗离心甩干后干燥。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烫漂时添加护色液。
具体的,所述护色液为醋酸锌,浓度小于等于0.02%。
具体的,所述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
优选的,所述烫漂温度为90℃。
优选的,所述烫漂时间为120s。
优选的,所述干燥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烫漂温度、烫漂时间以及护绿液浓度(醋酸锌)对“狮山2017”的色差值、叶绿素保留率、Vc保留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权重系数法综合评价最优的烫漂工艺。在此基础上,将最优的烫漂工艺下得到的油菜薹作为原料,对比热风干燥40℃、50℃、60℃、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三种不同干燥方式下所得干制菜薹的品质差异,最后发现在温度为90℃,醋酸锌浓度为0.02%的条件下烫漂120s,“狮山2017”菜用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品质最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烫漂温度对菜薹色差值(A)、叶绿素保留率(B)、Vc(C)保留率的影响;
图2为实施例1中烫漂时间对菜薹色差值(A)、叶绿素保留率(B)、Vc(C)保留率的影响;
图3为实施例1中护绿液浓度对菜薹色差值(A)、叶绿素保留率(B)、Vc(C)保留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32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