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9562.1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危银贤;董文杰;瞿宗志;马继海;贺民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22 | 分类号: | E05B77/22;E05B85/12;E05B81/04;E05B77/3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毛姗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门 开启 集成 装置 | ||
1.一种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开启机构(2)和微动开关总成(3);所述支架(1)的一侧与汽车的侧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靠近侧门的一侧具有凹陷的握手区域(11),通过所述握手区域(11)可从车内打开或者关闭侧门,所述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装饰盖板(12),所述装饰盖板(12)作为侧门内扶手;
所述微动开关总成(3)和开启机构(2)均设置在支架(1)内,所述开启机构(2)包括开启本体(21)和阻尼器(22),所述开启本体(21)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开启本体(2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部(211),所述把手部(211)外露于支架(1)设置,所述阻尼器(22)设置在开启本体(21)和阻尼结构之间,所述开启本体(21)远离把手部(211)的一端设置有凸轮部(212),所述开启本体(21)带动凸轮部(212)转动可触发微动开关总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2)包括阻尼本体(221)和转动设置在阻尼本体(221)上的第一齿轮部(222),所述开启本体(21)远离把手部(211)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齿轮部(213),所述第二齿轮部(213)和第一齿轮部(22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机构(2)还包括缓冲结构(23),所述缓冲结构(23)包括套筒(231)和弹簧(232),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弹簧(232)的弹簧腔(13),所述弹簧(232)的弹力方向与开启本体(21)的转动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套筒(231)设置在弹簧(232)和开启本体(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部(212)和第二齿轮部(213)之间具有安装空间(214),所述安装空间(214)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所述套筒(231),所述套筒(231)与开启本体(21)接触的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23)还包括缓冲垫(233),所述缓冲垫(233)设置在开启本体(21)和支架(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部(212)和第二齿轮部(213)之间具有安装空间(214),所述开启本体(21)通过转轴一(24)和转轴二(25)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转轴一(24)和转轴二(25)同轴线设置且轴线朝向车宽方向,所述转轴一(24)和转轴二(25)位于安装空间(214)的两侧,所述转轴一(24)和/或转轴二(25)上设置有回位扭簧(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前端具有操作空间(14),所述把手部(211)位于操作空间(14)内,所述把手部(211)上套设有把手套(2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机构(2)设置在支架(1)的前端,所述微动开关总成(3)的电器接口(31)通过固定件(16)设置在支架(1)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本体(21)远离把手部(211)的一端预留有拉索孔(215)。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门内开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预留有安装孔(15),所述支架(1)通过安装孔(15)与汽车的侧门内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95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