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1772.6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李双岐;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60K11/00;H01M10/615;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林安安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包括:换热器;散热器,与换热器以热交换方式连接;加热器,连接于电动车的电池包,且加热器与电动车的乘员舱和换热器以热交换方式连接;第一冷却液回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换热器、散热器和电动车的驱动电机,并允许换热器从驱动电机和散热器中吸热;第二冷却液回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电池包和加热器,并允许电池包从第二冷却液回路中吸热;以及第三冷却液回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加热器和电动车的乘员舱。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对电动车各部件进行精确地热管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相对于燃油车的热管理,增加了电池、电机及电子部件等热管理需求。这意味着新能源电动车的热管理策略更为复杂,要求也更高。而由于电动车对电池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目标以及客户导向性的高功率快充能力的要求,传统电动车热管理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并且电动车冷却方案的升级,也对电动车的热管理策略提出了更加高效率和精细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对电动车各部件进行精确地热管理控制,并实现对散热部件余热的高效回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换热器;
散热器,与所述换热器以热交换方式连接;
加热器,连接于所述电动车的电池包,且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电动车的乘员舱和所述换热器以热交换方式连接;
第一冷却液回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所述换热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电动车的驱动电机,并允许所述换热器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散热器中吸热;
第二冷却液回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加热器,并允许所述电池包从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中吸热;以及
第三冷却液回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电动车的乘员舱。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散热器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散热器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散热器,所述四通阀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电池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出水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和所述加热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电动车的乘员舱和所述四通阀的出水口,所述第三三通阀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的进水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入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和/或所述加热器的进水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的出水端,所述第三泵体的输出端以热交换方式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或所述电动车的乘员舱。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冷却液回路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连接于所述第三泵体的输出端、所述电动车的乘员舱和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包括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