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移动端的便携式工程机械油液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1032.2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行;苏会杰;李辉;朱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15/06;G01N11/00;G01R27/26;G01D21/02;G06F16/953;G06K7/10;H04L67/12;H04Q9/00;H04W4/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邓东旭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移动 便携式 工程 机械油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机械设备油液监测技术领域的基于智能移动端的便携式工程机械油液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辆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车辆信息;智能移动端:用于获取车辆的唯一识别代码后,从车辆信息数据库获取车辆信息;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接收外部输入的车辆信息和油液信息,采集油液监测数据后,将车辆信息、油液信息和油液监测数据反馈至智能移动端;数据甄选模块:用于读取和识别智能移动端获取的油液监测数据,如数据甄选结果无效,发送信息至智能手机,发出提示指令。本发明实现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与云端数据中心的无线数据传输,为快速定位监测信息及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工程机械维保效率及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智能移动端的便携式工程机械油液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机械设备油液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液监测多年来采用离线监测为主,但难以满足工程机械等关键机械设备的实时现场监测和诊断需求,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在线监测技术成为油液监测技术热点,但其重点解决大型高价值量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针对于价值量略低的工程机械设备其成本较为高昂,实际应用困难。基于在线传感器的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应用于机械设备增值服务,便于服务人员移动携带,实现多设备的油液实时现场监测,降低机械设备状态现场监测成本。目前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存在监测数据与车辆信息无关联等技术问题,难以实现工程机械车辆信息与油液监测数据的融合,无法满足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基于智能移动端的便携式工程机械油液监测系统及方法,实现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与云端数据中心的无线数据传输,为快速定位监测信息及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工程机械维保效率及精准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智能移动端的便携式工程机械油液监测系统,包括:
车辆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车辆信息;
智能移动端:用于获取车辆的唯一识别代码后,从车辆信息数据库获取车辆信息;
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接收外部输入的车辆信息和油液信息,采集油液监测数据后,将车辆信息、油液信息和油液监测数据反馈至智能移动端;
数据甄选模块:用于读取和识别智能移动端获取的油液监测数据,如数据甄选结果无效,发送信息至智能手机,发出提示指令;如数据甄选结果有效,对有效数据将有效的油液监测数据保存至油液监测数据库;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数据甄选模块所保存的有效油液监测信息,并将分析结果保存至油液监测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移动端包括:
车-油关联模块:通过扫码工程机械车辆的唯一识别代码获取车辆信息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以帧数据的形式发送至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接收便携式油液监测装置采集的车辆及油液信息及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WIFI、软件配置及SFTP将数据发送油液监测数据库;
近期监测模块:包括健康报告和故障溯源,用于显示油液监测数据分析和结果诊断;
智能分析模块:用于供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趋势分析和界限值分析两种不同的分析方式;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油样数据管理和监测对象管理,其中油液数据管理能够对油液信息进行使用和处理,监测对象管理能够对监测的车辆信息进行使用和处理;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个人信息和账户管理,其中个人信息用于用户设置及修改密码,账户管理用于用户对其下属用户的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工程机械油液监测装置包括:
油液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油液状态,获取油液各项监测指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1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生产加工用除锈设备
- 下一篇:内核异常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