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封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15570.0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超;孙云龙;李淑慧;何欣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1 | 代理人: | 高会允 |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气封测试装置,能够自由模拟不同油温环境下的油气封测试,提高了油气封测试的效率和成本。本发明包括油箱、加热板、过滤器、齿轮泵、散热器、油气封环境试验台、热电阻和温度传感器、联轴器、扭矩仪以及变频电机。加热板置于油箱内,可以提高油温,散热器置于齿轮泵和油气封环境试验台之间,可以降低油温,温度传感器置于油气封环境试验台内,可以测量油温,扭矩仪通过联轴器可以使油气封在环境试验台上转动。本发明油气封测试装置能够检测油气封在特定油温下的动密封性能,为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预判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封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将油气封安装于汽车轮边总成内可以形成旋转密封气路,从而使气路从不动的车身上连通到旋转的车轮上。但是目前油气封在不同温度下的测试是一大难题,因为随着轮胎的旋转,油气封周围的油温升高,测试时需要在相同的油温环境下测试才有意义。传统的油气封测试装置必须要模拟轮胎旋转到一定速度并且运行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相似的真实环境,非常耗费时间和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气封测试装置,能够自由模拟不同油温环境下的油气封测试,提高了油气封测试的效率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油气封测试装置,包括油箱、加热板、过滤器、齿轮泵、散热器、油气封环境试验台、热电阻和温度传感器、联轴器、扭矩仪以及变频电机;其中,加热板内置在油箱中,将油加热;过滤器将油中的杂质等热的不良导体过滤;齿轮泵连接进油管和出油管,使油在装置内通过进油管进入油气封试验台,再通过出油管返回油箱;散热架装于齿轮泵和油气封环境测试台之间,用于散热,使油温下降;热电阻和温度传感器内置在油箱中,用于测量油箱内油的温度;变频电机、扭矩仪和油气封测试试验台通过联轴器相连,扭矩仪和变频电机带动测试油气封转动,利用油气封测试试验台测理想油温下油气封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油气封环境试验台中油通过油路接头在环境试验台内循环,气路在气路接头进入,形成油气的试验环境,油封将油封住,在近油气封外圈和近油气封气唇处分别装有温度传感器。
其中,通过测量近油气封外圈和近油气封气唇处处温度,认为测温度为油气封测试环境的油温,通过加热板使油升温,在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理想试验环境温度时,减小加热板功率,使油近似恒温,此时测试油气封在固定温度下的使用寿命。
其中,油封处用有O型圈,防尘盖防止灰尘进入。
其中,所述油气封环境试验台外设有保护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油气封测试装置包括油箱、加热板、过滤器、齿轮泵、散热器、油气封环境试验台、热电阻和温度传感器、联轴器、扭矩仪以及变频电机。加热板置于油箱内,可以提高油温,散热器置于齿轮泵和油气封环境试验台之间,可以降低油温,温度传感器置于油气封环境试验台内,可以测量油温,扭矩仪通过联轴器可以使油气封在环境试验台上转动。本发明油气封测试装置能够检测油气封在特定油温下的动密封性能,为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预判提供数据支持。
2、本发明环境试验台包括支架、轮毂、油气封外圈、中心轴、防尘盖、端盖、油路接头、气路接头、螺钉、轴承、油封、O型圈、带槽螺母、锁片以及温度传感器,油通过油路接头在环境试验台内循环,气路在气路接头进入,形成油气的试验环境。油封将油封住,油封处用有O型圈,防尘盖防止灰尘进入,使油更纯净。在近油气封外圈和近油气封气唇处分别装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此处温度,可以近似认为测温度为油气封测试环境的油温,通过加热板使油升温,在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理想试验环境温度时,减小加热板功率,使油近似恒温,此时即可测试油气封在固定温度下的使用寿命,用此方法等效代替因机械摩擦而升温的油气环境,大幅提高测试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5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