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4259.4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于凯;邵英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金久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10 | 分类号: | C07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脂酸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磷脂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3‑氯‑1,2‑丙二醇与第一酰基化试剂进行第一酰基化反应,得到(R)‑3‑氯‑2‑羟基脂肪酸酯;再将其进行第二酰基化反应,得到(R)‑3‑氯‑1,2‑脂肪酸二酯;进而与苯甲醇发生取代反应后脱去苄基,最后进行磷酸酯化反应即可制备纯度≥98%的磷脂酸。本发明的工艺简洁,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磷脂酸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磷脂酸(PA)是一种简单的磷脂,是动植物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是生命的基础物质。1927年,Chibnall and Channon第一次从甘蓝叶中分离出磷脂酸。1958年,Lowell E.Hokin证明了动物组织中存在磷脂酸。磷脂酸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却是甘油酯和大多数磷脂的合成的中间体,同时磷脂酸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磷脂酸可应用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国内外对磷脂酸的功能、制备和应用做了大规模研究。
磷脂酸的制备方法比较多,有薄层色谱分离、溶剂提取、酶转化以及化学合成等方法。薄层色谱分离、溶剂提取、酶转化法等以天然磷脂为原料,天然磷脂主要从大豆、花生、葵花子、油菜籽、红化籽、芥籽、芝麻仁、橄榄仁、玉米、棉籽等提取,或是从蛋黄提取。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磷脂的方法,单向色谱要比双向薄层色谱操作更简单,展开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薄层色谱法在磷脂各组分的定性分析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薄层色谱法制备的量较少,仅供科学研究使用。
酶转化法主要是以天然磷脂为底物,用磷脂酶水解制得磷脂酸。天然磷脂不易得,且酶法需要产生大量的废水,增加了环保的压力。
溶剂提取法是根据磷脂酸在一些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进行的。溶剂提取法操作简单,但要想获得纯度高的磷脂酸,步骤复杂,而且所用溶剂量大、种类多,对环境污染较大。
化学合成,陈福明等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饱和磷脂酸及其盐,首先用高纯度的结晶双硬脂酸甘油脂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将所得产物溶解于混合溶剂中,经萃取精制得产品。但双硬脂酸甘油脂原料不易得,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新方法,该方法步骤简单,收率高,排废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脂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R)-3-氯-2-羟基脂肪酸酯的制备
以手性纯的(R)-3-氯-1,2-丙二醇为原料,加入第一酰基化试剂与第一有机溶剂,利用(R)-3-氯-1,2-丙二醇中伯羟基与仲羟基的活性差异,加以调控酰基化试剂的加料方式与加料比例,选择性酯化活性更强的伯羟基,从而经过简单萃取操作可制备高纯度(R)-3-氯-2-羟基脂肪酸酯。其中,酰基化包括C8~C26的饱和、不饱和或取代的脂肪族羧酸、酸酐及酰氯。
(2)(R)-3-氯-1,2-脂肪酸二酯的制备
以第一步骤制备的(R)-3-氯-2-羟基脂肪酸酯为原料,加入第二酰基化试剂和第二有机试剂,在更加剧烈的反应条件下,将活性的仲羟基酰基化,制备(R)-3-氯-1,2-脂肪酸二酯。需要强调的是,(1)与(2)可保证制备的磷脂酸结构中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脂肪链,从而满足不同性能需求对结构的要求。其中,酰基化包括C8~C26的饱和、不饱和或取代的脂肪族羧酸、酸酐及酰氯。
(3)(S)-3-苄氧基-1,2-脂肪酸二酯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金久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金久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4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