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装配用钢板除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13661.0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邹运其;梁文广;黄立;陈子岸;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4;B24B45/00;B24B47/12;B24B47/22;B24B5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曾国辉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装配 钢板 除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船舶装配技术领域的一种船舶装配用钢板除锈设备,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设有液压杆,液压杆底部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内设有旋转杆,旋转杆两端分别与防尘罩内前后侧壁设有的轴承相连接,旋转杆外壁通过轴承一连接设有四组转动杆,防尘罩内设有四组打磨盘,四组转动杆内部均开设有空腔,四组空腔内均设有挤压机构,四组转动杆外壁均套接安装设有从动齿轮,防尘罩内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防尘罩后侧壁设有调节机构,防尘罩内后侧壁设有旋转调节机构,本实用解决了现有的除锈设备只设置一个打磨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的对打磨盘进行拆卸更换的问题,提高除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装配用钢板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船舶由成千上万种零件构成,几乎与各个工业部门都有关系,船舶装配中应用大量钢板,除锈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加工工艺及成品的使用寿命,目前钢板除锈通常需要借助除锈设备来提升打磨效率。
一般船舶装配用的钢板都比较大,在对钢板进行除锈的时候打磨盘的磨损程度非常大,传统的除锈设备大多都只有一个打磨盘,只能够适用于局部钢板的除锈,所以现有的除锈设备在对面积较大的钢板进行除锈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对打磨盘进行拆卸更换,降低除锈效率,而且现有的除锈设备在除锈的时候会伴随着大量的大量灰尘产生,长时间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大型钢板除锈且能够对除锈产生的灰尘进行阻挡的除锈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装配用钢板除锈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装配用钢板除锈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两端分别与防尘罩内前后侧壁设有的轴承相连接,所述旋转杆外壁套接安装设有安装块,所述旋转杆外壁通过轴承一连接设有四组转动杆,所述防尘罩内设有四组打磨盘,四组所述转动杆内部均开设有空腔,四组所述空腔内均设有挤压机构,四组所述转动杆外壁均套接安装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防尘罩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防尘罩后侧壁设有调节机构,所述防尘罩内后侧壁设有旋转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防尘罩右侧壁设有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右侧壁设有挡板,所述固定杆外壁套接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右侧壁开设有开槽,所述挡板左侧壁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一端穿过开槽与防尘罩右侧壁相连接,所述开槽内后侧壁通过轴承二连接设有转轴,转轴外壁套接安装设有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板前侧壁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移动板前侧壁与转轴一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板左侧壁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贯穿防尘罩右侧壁与电机右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外壁套接安装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防尘罩内后侧壁滑动连接设有的滑动板,所述旋转杆外壁套接安装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滑动板底部设有四组齿牙组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滑动板右侧壁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贯穿防尘罩内右侧壁与外部设有的连接板相连接,所述防尘罩右侧壁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连接板左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的,四组所述齿牙组在所述滑动板底部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齿牙组为五组齿牙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内后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动板后侧壁设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空腔内滑动连接设有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一端贯穿空腔内底部与打磨盘顶部相连接,所述空腔内顶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活动板顶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有与挤压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板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磁铁块,所述活动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第二磁铁块相互吸引的第一磁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3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碳化钨增强相复合粉末制得的涂层
- 下一篇:一种转接组件及下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