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金属件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11139.9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康;刘安冉;王文化;刘春昕;杨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卡力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10;B22D27/04;B22D33/04;B22D29/04;B22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金属件 成型 模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集装箱金属件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定板,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动板,动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螺母,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螺杆,两个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焊接有从动齿轮,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本发明通过定板和动板上的成型腔对金属件本体的外形进行浇筑成型,并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砂杆插接在定板和动板半圆槽内部使得金属件本体的连接孔在浇筑时进行成型,因此实现了金属件的加工一次完成的效果,使得集装箱金属件无需打孔,减少了集装箱金属件的生产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集装箱金属件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集装箱上具有吊装金属件,使得集装箱能够进行吊装移动。
中国专利号CN202111538834.4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角件成型铸造模具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及集装箱角件铸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互相匹配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上模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杆,当收缩气缸输出端时,带动上模和下模以铰座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摆动。
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的金属件在进行加工时,先进行浇筑成型,然后在进行打孔加工的,工序繁琐,导致金属件的加工较为麻烦,且浇筑时冷却时间较长,导致金属件的生产效率降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集装箱金属件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金属件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加工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金属件成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定板,所述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动板,所述动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螺母,所述定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焊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均啮合,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主动齿轮通过键连接,两个所述螺杆贯穿定板分别与两个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板和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均开有成型腔,所述定板和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均开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与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定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砂杆,所述砂杆与半圆槽相适配,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挡盘。
进一步的,所述动板的顶部固定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与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动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所述动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冷却水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底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金属件本体,所述金属件本体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动板的成型腔一侧内壁开有两个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内部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配合片,所述配合片与台阶孔相适配。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杆远离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连接板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连接板和定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轨,所述动板的底部外壁开有滑槽,所述动板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开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卡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卡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11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