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773.3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鸿志 |
主分类号: | F16H3/76 | 分类号: | F16H3/76;F16H48/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通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差 变速器 | ||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动力分流装置、第二动力合流装置、动力输出轮、发电装置、驱动装置,第一齿轮组与第二齿轮组相连,第二动力合流装置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相啮合,第一动力分流装置与第一齿轮组相啮合,第一动力分流装置还与发电装置相连,第二动力合流装置与第二齿轮组相啮合,第二动力合流装置还与驱动装置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一种可以改变转速比和运动方向的装置,变速器通常可以用在常汽车、拖拉机、船舶、机床和各种机器上,用来按不同工作条件(或者不通工况时)改变由主动轴传到从动轴上的扭矩、转速和运动方向。
变速器在汽车上以变速箱的形式存在,变速箱是变更传动比和运动方向的齿轮箱。
现有的变速器在变速时易产生顿挫,且传动效率低,变速箱体积大,且扭矩小,离合器磨损,寿命短等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极差速变速器,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一动力分流装置、第二动力合流装置、动力输出轮、动力输入轴,发电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太阳轮通过传动轴相连,第二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太阳轮通过传动轴相连。所述动力输出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相配合,所述第一动力分流装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相配合,所述第一动力合流装置还与所述发电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相啮合,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还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分流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之间还设置有传动轴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圈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齿圈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一齿圈的内齿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相啮合,所述第一齿圈的外齿与所述第一动力分流装置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齿圈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二齿圈的内齿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相啮合,所述第二齿圈的外齿与所述第二动力合流装置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行星齿轮架,和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相啮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齿圈的内齿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将多个第一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第二行星轮齿架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动力输出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二齿圈的内齿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二行星架,动力输出轮,所述第二行星架将多个第二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圈通过空心传动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一太阳轮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所述传动轴穿设在所述空心传动轴中。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电装置和驱动装置相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配发电装置的电压给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动力分流装置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鸿志,未经杨鸿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电缆分接箱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曝气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