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8V混合动力卡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796741.X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2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冯洋;武慎春;刘琛;张研威;代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20/14 | 分类号: | B60W20/14;B60W30/18;B60L7/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舜江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8 混合 动力 卡车 能量 回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48V混合动力卡车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预见性驾驶子系统、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余热能量回收子系统、控制单元、48V动力电池、24V蓄电池、能量回收蓄/放能子系统和DC/DC变电模块;
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获取车辆状态信息,并将获取的车辆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速、挡位、加速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
预见性驾驶子系统用于调取地图信息,预测车辆行驶的前方工况信息,同时结合车辆状态信息,预判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并向控制单元发送预判的驾驶意图,供控制单元制定能量回收策略以及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
控制单元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与48V动力电池连接,将制动产生的能量储存至48V动力电池;
控制单元通过余热能量回收子系统与48V动力电池连接,将余热产生的能量储存至48V动力电池;
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加速踏板开度传感器以及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包括:48V ISG电机/发电机及第一电机控制器;
余热能量回收子系统包括:余热收集器、温度控制模块、温差发电机以及第二电机控制器;
48V ISG电机/发电机通过第一电机控制器与48V动力电池的充电端连接,实现对48V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温差发电机通过第二电机控制器与48V动力电池的充电端连接,实现对48V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48V动力电池的供电端通过第一电机控制器与48V ISG电机/发电机连接,给48V ISG电机/发电机提供电能;
48V动力电池的供电端还通过DC/DC变电模块与24V蓄电池连接,给24V蓄电池供电;
控制单元与能量回收蓄/放能子系统连接,控制单元通过BMS判断48V动力电池的SOC状态是否达到上限;
如达到上限,则将制动能量储存至能量回收蓄/放能子系统。
2.一种48V混合动力卡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8V混合动力卡车能量回收系统;
方法包括:
信息采集子系统获取到车辆状态信息;
预见性驾驶子系统预测车辆行驶的前方工况信息,同时结合车辆状态信息,预测驾驶员的驾驶意图;
控制单元根据前方工况信息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判断当前的48V动力电池SOC状态是否适合预见性驾驶系统的需求;
若48V动力电池SOC状态不适合,则控制单元通过控制车辆的BMS,调整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直到48V动力电池SOC状态满足需求;
若电池48V动力电池状态适合,则保持当前的充放电控制策略;
当车辆进行制动或者带挡滑行时,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通过48V ISG电机/发电机进行能量回收,同时控制单元实时获取48V动力电池SOC状态,通过能量回收蓄/放能子系统进行调控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在电池48V动力电池SOC低于上限值时,将储蓄的能量传输给48V动力电池,实现充电储能;
余热能量回收子系统对发动机的余热、排气管余热以及能量回收蓄/放能子系统的能量进行回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8V混合动力卡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车辆进行紧急制动时,直接由机械式气压制动系统完成,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不启动;
当车辆进行常规制动时,制动能量回收子系统开启,计算目标制动强度、目标制动力矩以及48V ISG电机/发电机提供的电制动力矩;
若电制动力矩大于等于目标制动力矩,则仅由发电机能量回收制动力矩进行制动;
若电制动力矩小于目标制动力矩,则发电机提供最大的能量回收制动力矩,剩余所需制动力矩由气压制动或者液缓制动提供;
当车辆进行带挡滑行时,控制单元通过预见性驾驶子系统输入的工况以及驾驶意图,控制ISG电机/发电机输出电制动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67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