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94012.0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9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纪晓黎;谭洪鹏;肖文鹏;孙强;齐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5/68;B05B15/25;B05B14/00;G08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高童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电子元件 陶瓷 壳体 封装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喷枪自动上釉的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一种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包括有底板、支撑架、电路板、储料箱、连接管和喷枪等,底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底板底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架,两个底板顶部之间放置有电路板,支撑架顶部连接有用于储存釉的储料箱,储料箱一侧连接有用于输送釉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下部连接有用于喷洒釉的喷枪。本发明通过移动机构能够自动地让喷枪上釉,以便于对电路板不同位置的陶瓷壳体进行上釉,使得人们的操作更加便捷,从而避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率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封装外壳作为集成电路的关键步骤之一,主要起着电路支撑、电信号传输、散热、密封及化学防护等作用,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对于普通的陶瓷壳体,为了避免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孔隙而影响陶瓷的绝缘性能,通常需要对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进行上釉,然后通过在其外表面高温烧结釉覆盖陶瓷本体的孔隙,为此人们需要用到封装设备对其进行上釉。
目前对于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的封装,通常是人工使用喷枪手动对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进行喷釉,由于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需要喷釉的面积不是很大,所以在对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进行喷釉时,人工操作需要小心,如果人工在喷釉时稍不留神会导致釉喷在组合电子元件的其他位置,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成品率。
针对上述人工在喷釉时稍不留神会导致釉喷在组合电子元件的其他位置,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成品率的问题,我们需设计一种能使喷枪自动上釉的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具有能使喷枪自动上釉的优点,解决了人工在喷釉时稍不留神会导致釉喷在组合电子元件的其他位置,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成品率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子元件陶瓷壳体封装设备,包括有底板、支撑架、电路板、储料箱、连接管和喷枪,底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底板底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架,两个底板顶部之间放置有电路板,支撑架顶部连接有用于储存釉的储料箱,储料箱一侧连接有用于输送釉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下部连接有用于喷洒釉的喷枪,还包括有移动机构、定位机构、固定机构和警示机构,支撑架中部设有用于调节喷枪位置和高度的移动机构,两个底板底部设有用于对电路板定位的定位机构,两个底板互相远离的一侧设有用于将电路板固定的固定机构,支撑架一侧设有用于给人们提供警示的警示机构。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移动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连接架、安装架、电机、螺杆、移动块、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块和固定架,支撑架内顶部安装有用于提供动力源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动杆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底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螺杆与安装架转动式连接,螺杆中部外侧通过螺纹式连接有用于控制喷枪前后移动的移动块,移动块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滑轨,电动推杆、电机和第一电动滑轨均能够与外部设备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上滑动式地安装有用于控制喷枪左右移动的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底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喷枪相连。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块、连接杆、支撑板和挡板,两个底板底部均安装有第二电动滑轨,两个第二电动滑轨上均滑动式地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块,两个第二电动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连接有用于给电路板提供支撑的支撑板,支撑板顶部一侧连接有用于给电路板定位的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4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