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移动CT用头部辅助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3994.1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冬;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立冬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移动 ct 头部 辅助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载移动CT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移动CT用头部辅助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架,所述支撑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架,所述第二侧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支撑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支撑座、连接架、支撑板、驱动座、限位侧架、驱动架和弧形躺板,可以实现对患者头部以及身体的合理化辅助固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将患者身上的金属取下,然后将患者扶躺在驱动架的弧形躺板表面,此时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分别与头枕和颈枕进行贴合,之后转动螺纹孔内部的螺栓,使得螺栓带动弧形顶板和卡固板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稳定的限位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移动CT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移动CT用头部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CT检查一般包括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CT诊断一般为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脑池造影CT,平扫CT一般为横断面扫描,多以听眦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或向下连续扫描,增强CT扫描常用的对比剂为碘对比剂,凡有碘过敏史及心肾功能衰竭者禁用,脑池造影CT一般经腰穿或枕大池穿刺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或气体,使拟检查的脑池充盈,作腹部CT检查时,检查前要禁食;口服稀释的碘水剂衬托脏器的轮廓,检查中患者需屏住呼吸后扫描,中耳癌可表现为以中耳为中心的骨破坏,听小骨完全消失,局部可见软组织块影,鼻窦炎CT表现为粘膜增厚,腔内密度增高,形成积液或积脓,肝癌在平扫时多数呈低密度区,肝硬化CT表现包括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各叶比例失调,肝实质密度不匀,脾肿大等,胰腺炎急性患者表现为胰腺弥慢性增大、变形和边缘模糊,胰周脂肪层消失,以及肾筋膜增厚,慢性患者表现为胰腺增大或缩小、变形和钙化,胰管扩大,肾筋膜增厚,支气管扩张患者CT上支气管可呈柱状、囊状或混合状,CT显示胸壁内面靠外靠后的有弧线形阴影,表示有胸腔积液存在。
CT检查具有密度分辨力高等特点,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只需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患者接受,且随诊方便,尤其是对于急诊病人能较快做出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病人起到重要作用,此外,CT还可以对急症在短期内重复检查,有利于观察病变的演变,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构成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和核素扫描及超声图像相比,CT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病变显示好,因此,病变的检查率和诊断准确率高,移动车载CT车是将科室的CT移动到车上,可用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特别是可用于疫情期间的肺部检查,同时便于移动和运输,降低到医院检查感染的风险,同时使得大量微轻新型冠状肺炎感染者得了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隔离及救治,及时阻断疫情的传播及发展,但现有的移动车载CT整体采用与医院内部的CT设备相同的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备缺乏对患者的头部以及身体进行合理化的固定机构,特殊情况下,当车载CT在移动工作时,患者平躺在CT托架,患者会因设备整体的移动,感受到自身处于移动状态,由于较好的支撑点,容易出现较多的不适症状,进而会影响到车载CT设备对患者进行高效的检测工作,不利于日常的使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车载移动CT用头部辅助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移动CT用头部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移动车载CT整体采用与医院内部的CT设备相同的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备缺乏对患者的头部以及身体进行合理化的固定机构,特殊情况下,当车载CT在移动工作时,患者平躺在CT托架,患者会因设备整体的移动,感受到自身处于移动状态,由于较好的支撑点,容易出现较多的不适症状,进而会影响到车载CT设备对患者进行高效的检测工作,不利于日常的使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立冬,未经赵立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39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