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中分面的筒形汽缸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5840.X | 申请日: | 2022-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群;张世栋;王超;姚福锋;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D25/26 | 分类号: | F01D25/26;F01D2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分 汽缸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中分面的筒形汽缸结构,采用双层缸结构,内缸无垂直中分面由隔板、持环组成,外缸为筒形,内外缸之间由前部和后部四个象限45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四个偏心螺栓来调整转子与汽缸的中心,汽缸前部设计有一挖窝与喷嘴间形成进汽腔室,汽缸尾部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与堵盖之间形成排汽涡壳,在装配时,将转子与隔板、持环在缸外先行组装完成,之后再整体从汽轮机端部水平送入汽缸中,后部用法兰与大螺栓将隔板、持环与外缸固定;本发明可以承受高参数压力,无漏气风险,结构空间小,效率更高,机组可靠性更高,寿命更长,高压力高参数气流无法向汽缸外部漏出,从而达到提高机组效率,汽轮机安全性可靠性得以保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汽缸本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通过研发一种新型汽缸结构来适应高背压超临界状态,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
背景技术
汽轮机初参数、以及机组容量不断提高,汽缸壁和水平法兰尺寸必须相应增大。汽轮机启动和变工况运行时,汽缸和法兰内外壁产生很大的温差,由此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为此双层汽缸产生。它能合理分配缸内外承受的压差,汽缸壁和法兰厚度减少了。
汽轮机参数不断提高,超临界机组出现。超高的压力使得常规机组已无法满足其要求,中分面漏气成为其关键难题。汽轮机进口压力已达超临界,进口温度和压力都超高,为保证汽缸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密封性,就要大幅增加中分面法兰的厚度和宽度,在机组启停过程中,会由于受热不均而引起热应力集中,进而导致中分面漏汽,对安全有极大隐患。一种无中分面筒形汽缸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筒形汽缸结构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参数压力下的漏气风险而提供了一种无中分面的筒形汽缸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中分面的筒形汽缸结构,采用双层缸结构,内缸无垂直中分面由隔板、持环组成,外缸为筒形,内外缸之间由前部和后部四个象限45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四个偏心螺栓来调整转子与汽缸的中心,汽缸前部设计有一挖窝与喷嘴间形成进汽腔室,汽缸尾部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与堵盖之间形成排汽涡壳。
进一步的,在装配时,将转子与隔板、持环在缸外先行组装完成,之后再整体从汽轮机端部水平送入汽缸中,后部用法兰与大螺栓将隔板、持环与外缸固定。
进一步的,下半汽缸上的偏心螺栓起到调中心和支撑内缸作用,上半汽缸上的偏心螺栓起到限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了一种在汽轮机进汽参数超高,压力值为24.2MPa,温度为566摄氏度的超高参数坏境下,通过新型汽缸结构降低高参数运行下的汽轮机安全隐患,减少漏气降低为0,使汽缸安全性极大增加并且效率提高。对于这样汽缸结构来说,机组结构空间小寿命长安全性高,对于汽轮机来说,这个结构意义很大。
本发明可适应高蒸汽参数,无漏气风险,结构空间小,效率更高,机组可靠性更高,相应寿命更长。同时筒形汽缸无水平中分面,没有法兰和螺栓连接,漏气风险降为0,解决了汽缸热变形,和法兰翘曲的现象。
本发明在设计超临界汽缸过程中运用筒形汽缸结构,使得汽缸无中分面漏气可能,降低安全隐患;采用内外缸通过前后共8个象限的偏心螺栓固定方式,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无中分面的筒形汽缸结构45°方向剖视图;
图2为无中分面的筒形汽缸结构图;
其中,1-汽缸;2-气缸前部偏心螺栓;3-气缸后部偏心螺栓;4-法兰;5-螺栓螺母;6-持环;7-大螺栓;8-汽封;9-转子;10-堵盖;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5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汽轮机调节阀
- 下一篇:基于网络安全协议的远程设备管控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