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71963.6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上油 残余 应力 仿真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其中,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变速器轴的热处理条件;在油孔表面存在刀痕时,建立带有刀痕的油孔模型,并根据目标变速器轴的热处理条件和碳含量分布信息对带有刀痕的油孔模型进行简化,获得油孔仿真简化模型;根据热处理条件和油孔仿真简化模型对油孔残余应力进行仿真。该仿真方法不仅考虑了加工刀痕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而且可以快速确定油孔残余应力,省略繁琐检测步骤且不用破坏变速器轴零件,高效找到油孔结构的薄弱环节,针对油孔设计提高精确度;同时该仿真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结构件的强度、耐久分析与试验,提前规避设计问题及试验问题,避免返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残余应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逐渐走入千家万户,随之而来汽车可靠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汽车产品的研制过程中,高可靠性要求良好的润滑,因而变速器轴上存在大量油孔,而快速准确的确定油孔的残余应力,可以便于后期试验设计及验证工作。而传统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有诸多缺点,例如:①需破坏零件进行油孔残余应力检测;②对试验设备及人员要求高;③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④检测费时较多;⑤影响强度及耐久设计,由于设计初期无实际件,无法检测残余应力,造成试验设计存在缺陷,增加试验次数。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逐步提高,复杂仿真成为可能。因此,可以依靠计算机仿真技术,仿真出变速器轴油孔残余应力,以避免设计初期无法考核残余应力影响,造成设计缺陷及后期检测费时费力、增加试验次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方法,该仿真方法不仅考虑了加工刀痕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而且可以快速确定油孔残余应力,省略繁琐检测步骤且不用破坏变速器轴零件,高效找到油孔结构的薄弱环节,及时反馈,针对油孔设计提高精确度,简化试验设备,降低时间与成本的投入;同时该仿真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结构件的强度、耐久分析与试验,提前规避设计问题及试验问题,避免返工。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试验设备。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变速器轴的热处理条件;
在油孔表面存在刀痕时,建立带有刀痕的油孔模型,并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轴的热处理条件和碳含量分布信息对所述带有刀痕的油孔模型进行简化,获得油孔仿真简化模型;根据所述热处理条件和所述油孔仿真简化模型对油孔残余应力进行仿真。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变速器轴上油孔残余应力的仿真方法,不仅考虑了加工刀痕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计算更加精确,而且可以快速确定油孔残余应力,高效找到油孔结构的薄弱环节,及时反馈,针对油孔设计提高精确度,简化试验设备,降低时间与成本的投入;同时该仿真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结构件的强度、耐久分析与试验,提前规避设计问题及试验问题,避免返工。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仿真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油孔表面无刀痕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轴的热处理条件和碳含量分布信息进行油孔模型简化,获得所述油孔仿真简化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油孔仿真简化模型中,每个碳层分别赋予不同的热传导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油孔仿真简化模型的参数包括材料设置参数和热边界条件设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未经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保定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71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