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在轨气液加注阀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9429.3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兴;徐国峰;张雅斌;姜华;姚兆普;魏延明;高宁;刘旭辉;李恒建;刘子健;赵琦;田丽霞;柴军;夏继霞;李文;王斌;黄亚楠;刘翔宇;张红亮;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F16L3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贾文婷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轨气液 加注 | ||
一种空间在轨气液加注阀,涉及推进剂在轨加注领域,包括主动端和被动端。主/被动端包括主/被动阀体、连接于主/被动阀体一端的主/被动接头、位于主/被动阀体内的浮动体A/B和弹簧A/B、主/被动顶杆,在弹簧力作用下,浮动体A/B与主/被动接头之间形成密封;主/被动顶杆用于推动浮动体A/B移动而与主/被动接头之间解除密封。主动接头用于供被动接头插入,主动接头内壁的O形圈实现加注通道的外密封;随着被动端与主动端插接,主/被动顶杆推动浮动体A/B,内密封解除,流体通道贯通。加注完成后,排空阀内介质。主/被动端分离,弹簧力作用下,浮动体A/B复位,内密封建立,流体通道断开。实现在轨流体的高可靠无泄漏加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卫星在轨加注用气、液加注阀,属于卫星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轨加注阀是实现未来高价值卫星寿命末期推进剂在轨补加任务的重要装置,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在轨服务的关键装置之一。该装置主要功能是依据一定要求实现液体和气体回路的连接和断开,通过主动端接头与端动端接口的配合完成流体密封通道的通断及密封保持,实现飞行器间推进剂和增压气体的传输,完成对受体航天器的在轨推进剂补加任务。
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群中包含大量高性能的卫星,这些卫星对热点地区进行详查时需要进行频繁的轨道机动,每次轨道机动都将耗费大量推进剂,推进剂的消耗量成为制约其功能和在轨寿命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这些卫星价格昂贵,如果始终采用单星一次性发射的使用方式将耗费大量财力。此外,载人空间站自身气液的消耗需要货运飞船对空间站推进剂进行定期在轨补加。
随着未来卫星技术不断提升,提高航天器在轨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航天器在轨资源的使用费用将成为未来航天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在轨加注能有效延长空间飞行器在轨使用寿命,降低航天器在轨运行成本,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目前相关的加注阀结构通常有四到五道不同位置的密封结构,才能完成对加注阀的密封,密封位置多,可能产生的外漏点多,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在轨气液加注阀,能够实现空间在轨流体高可靠无泄漏加注。
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间在轨气液加注阀,包括与加注容器连通的主动端和与被加注容器连通的被动端;主动端包括主动阀体、连接于主动阀体一端的主动接头、位于主动阀体内的浮动体A、弹簧A和主动顶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浮动体A与主动接头之间形成密封;主动顶杆用于推动浮动体A移动而与主动接头之间解除密封;主动接头用于供被动接头插入,主动接头内壁设置有O形圈实现加注通道的外密封;
所述被动端包括被动阀体、连接于被动阀体一端的被动接头、设置于被动阀体中浮动体B、弹簧B和被动顶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浮动体B与被动接头之间形成密封;被动顶杆用于推动浮动体B移动而与被动接头之间解除密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力作用下,浮动体A/B与主/被动接头之间形成密封;主/被动顶杆用于推动浮动体A/B移动而与主/被动接头之间解除密封。主动接头用于供被动接头插入,主动接头内壁的O形圈实现加注通道的外密封;随着被动端与主动端插接,主/被动顶杆推动浮动体A/B,内密封解除,流体通道贯通。加注完成后,排空阀内介质。主/被动端分离,弹簧力作用下,浮动体A/B复位,内密封建立,流体通道断开。实现在轨流体的高可靠无泄漏加注。
所述浮动体A包括密封件A、阀芯A、以及将密封件A固定于阀芯A内的固定件A,阀芯A在主动阀体内沿轴线方向滑动,阀芯A的圆柱面中段镂空,密封件A连接于阀芯A内镂空部位。浮动体B包括密封件B、阀芯B、以及将密封件B固定于阀芯B内的固定件B,阀芯B在被动阀体内沿轴线方向滑动,阀芯B的圆柱面中段镂空,密封件B连接于阀芯B内镂空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9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