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模糊匹配的表单信息转换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6532.2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易云辉;李昕宇;李敏;武小围;王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51 | 分类号: | G06F40/151;G06F40/103;G06F16/25;G06F4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于越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模糊 匹配 表单 信息 转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模糊匹配的表单信息转换方法及系统,依据预设的分解规则将表单信息拆分为若干相互独立的单元并分别匹配进行转换后得到所需的结果表单信息,通过分解区分转换需要匹配的表单信息至各元素、属性和源数据,形成细颗粒度的转换基础,并通过预设转换规则结合大数据模糊匹配方式实现表单信息多路适配、一对多的高扩展性转换,具有高效、准确、稳定、简单、安全的优点,能有效避免人工“二次录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程序设计及数据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模糊匹配的表单信息转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各区域、各部门、各层级在发展“互联网+服务”时多采用独立建设模式,建立了大量的电子表单系统,且表单信息共享交换体系不够完善,导致表单信息在各系统之间共享与交换困难重重,各区域、各部门、各层级沉淀了大量数据,分建的表单系统众多,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以及共享交换的基础,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只能依赖人工“二次录入”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严重阻碍了表单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更具体的问题体现在:因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表单系统之间建设时无统一标准以及电子表单系统作为一种动态变化内容的载体与设计工具,具有灵活性、系统复杂度高等特点,导致难以制定统一的标准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当前,表单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主要依赖于“二次录入”,其具体实现过程包括:用户在事项申报页面,在表单系统X的展示页面XP1填报表单信息Xf1-d1以及其他信息,填写完成后提交到办件库进行存储;包含表单信息Xf1-d1的办件通过数据交换到受理审批的办件库,工作人员根据展示页面XP1,将表单信息Xf1-d1通过展示页面YP1,手工录入到表单系统Y,形成表单信息Yf1-d1;转录表单信息完成后,经过其他业务处理,更改办件状态,保存办件信息后,继续流转到下一个节点。
采用现有技术的“二次录入”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包括:
(1)“二次录入”效率低。当用户在渠道端使用门户网站或者APP的表单系统填写表单,将带有表单信息的办件提交到垂直系统进行审批时,需要垂直系统的工作人员手动将渠道端填报的表单信息录入垂直系统的专网表单系统,这种人工录入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动时间与人力成本。
(2)“二次录入”误码率高。工作人员打开页面XP1,当表单系统X渲染的表单Xf1加载用户填报的数据Xf1-d1,再将该数据录入到表单系统Y的页面YP1,该页面渲染了表单Yf1(表单数据处于未填报的状态),工作人员将数据Xf1-d1按一定规则填报生成数据Yf1-d1,并提交保存的表单系统Y所在的办件库。手动录入数据容易产生错误,误码率高。尤其在录入长串编码数据(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数据)时,容易发生错误转录。
(3)“二次录入”稳定性差。工作人员转录信息时,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干扰;不同的工作人员转录信息时质量也存在差异。因此,数据转录无法持续、稳定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4)“二次录入”对转录人员业务能力要求高。工作人员转录表单信息时,需要熟悉该电子表单涉及的行业业务知识。随着填报信息无纸化、表单化的推进,工作人员可能需要转录更多不同业务的电子表单信息,这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不同表单系统存储区划的格式可能是“xxx市”、“xxx市|000999”、“000999”、“0000000000999”中的一种(标准区划编码是12位,目前仍然有些系统采用6位区划编码)。如果表单系统X填报的数据是“000999”,而表单系统Y存储的表单信息格式为“xxx市|000999”,这需要工作人员熟悉相应的区划编码或者能通过区划编码“000999”反查对应的区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6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