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及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42414.6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生;高守红;王志鹏;李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诺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血浆 肿瘤 药物 酪氨酸 激酶 抑制 浓度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对照品母液、洗脱液、提取液和稀释液。本发明还涉及利用上述的试剂盒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可快速检测药物在血浆中的含量,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前处理过程只需简单蛋白沉淀法,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过程在6min内即可完成。回收率和基质效应满足检测要求。本发明为快速、准确检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耗材及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浆定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个系统肿瘤疾病的治疗。这类药物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差异较大,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靶点,竞争性抑制三磷酸腺苷(ATP)结合激酶域的ATP结合位点,使酪氨酸激酶不能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相比,口服小分子抑制剂简单方便,且对机体的损害相对较轻,副作用较少,广泛用于治疗CML、乳腺癌、甲状腺癌、小细胞肺癌(SCLC)、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肝细胞癌(HCC)、肾细胞癌(RCC)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恶性肿瘤的治疗。自上市以来,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效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抗肿瘤领域中扮演者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作为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耐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成为治疗失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报道,体内药动学差异性较高,患者饮食摄入、联合化疗、药物间相互作用或其他因素均会影响体内药动学变化,药物暴露浓度的变化(浓度过高/过低)也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或治疗疗效下降,因此,监测血药浓度能更好的预测治疗反应。如能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多种药物同时进行监测,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治疗用药信息,便于调整个体给药方案。
近年以来,随着分析技术与方法的快速发展,检测药物浓度的方法不断更新进步,许多色谱与免疫测定法广泛应用于TDM方面。目前,免疫测定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以及荧光免疫法等,并且这些有效的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抗肿瘤药物、抗生素、抗癫痫药和抗心律失常的定量测定中。但免疫测定法针对性有限,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检测,检测的结果也易出现假阳性的可能。与免疫检测法相比,色谱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选择性强的优点。常见的色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以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LC-MS/MS)等。LC-MS/MS以其高特异性的优势,可使目标化合物与干扰杂质不必达到基线分离,显著降低了分析时间及样品纯化过程,成功用于各种领域的生物样品定量和定性分析。目前,国内外报道了多种应用LC-MS/MS技术测定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的检测方法进行TDM。然而,质谱临床检验方法均为实验室自行建立的方法(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LDT),采用的试剂多为非试剂盒产品,检测方法难以标准化,并且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重复性、时间可比性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及测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对照品母液、洗脱液、提取液和稀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诺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诺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2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三工位隔离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