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39083.0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蓝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聚再生(厦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02;A61L31/14;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输尿管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先以乙交酯单体和ε‑己内酯单体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A,再以1,10‑癸二醇与柠檬酸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B;然后将预聚体A、预聚体B混合交联聚合,得到聚酯;接着以聚酯和二甲基吡啶胺为原料,得到改性聚酯;最后将改性聚酯与纳米粒子混合制成油包水乳液,采用挤出式3D打印即得。该输尿管支架的降解时间可控,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支架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常见的支架材料,普遍应用于上尿路梗阻性病变、泌尿系外伤、上尿路重建、肾输尿管结石症等泌尿外科手术中。自1978年双J管问世以来,大大提高了上尿路手术的成功率。输尿管支架管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
目前应用的输尿管支架管的主要成分是不可吸收的聚氨甲酸乙酯、硅橡胶和金属材料,组织相容性差,容易形成结石、感染、出血和组织损伤。并且,随着输尿管支架管留置时间的延长,会影响尿路上皮与尿液成分,导致输尿管支架管周围形成包覆物、细菌生物膜并造成感染,需要二次手术去除留置的支架管,给患者造成身体、精神、经济上的多重损害。故研制一种不需要拔管而能自行降解的支架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另外,随着临床治疗理念的发展,人们期望在治疗过程中降低手术的难度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即能够通过微创植入来实施手术,这就要求支架材料还需具有特定功能性质,即形状记忆性能,使得支架以较小的体积通过微创植入体内,再在一定刺激下形状记忆恢复其原始舒展形状,从而与缺损部位匹配,以发挥功效。
专利CN207492842U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镁合金输尿管支架,该输尿管支架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外包覆有药物涂层,并且在输尿管支架的末端呈J型。由于该专利采用金属材料,其在在输尿管酸性环境下腐蚀速率太快,导致在人体内过早降解,难以满足输尿管扩张支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降解输尿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降解时间可控,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以乙交酯单体和ε-己内酯单体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A,再以1,10-癸二醇与柠檬酸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B;
(2)然后将预聚体A、预聚体B混合交联聚合,得到聚酯;
(3)接着以聚酯和二甲基吡啶胺为原料,得到改性聚酯;
(4)最后将改性聚酯与纳米粒子混合制成油包水乳液,采用挤出式3D打印即得所述的输尿管支架;
其中,所述纳米粒子是先以将纯度99.9999%的镁、锆、钛混合球磨制成纳米非晶粉末,再将黑磷晶体与纳米非晶粉末混合剥离而得。
优选的,步骤(1)中,以重量份计,预聚体A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气氛下,将100份乙交酯单体和110~130份ε-己内酯单体混合均匀,加入0.2~0.3份辛酸亚锡,搅拌加热至160~170℃,保温搅拌40~50分钟,即得预聚体A。
优选的,步骤(1)中,以重量份计,预聚体B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气氛下,先将1.3~1.5份1,10-癸二醇与1份柠檬酸混合搅拌加热至160~170℃,保温搅拌35~45分钟,即得预聚体B;其中,1,10-癸二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3:2。
优选的,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先在氮气气氛下,160~170℃搅拌反应10~12小时,然后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即得所述的聚酯。
进一步优选的,在90~100℃条件下真空干燥55~60小时,从而除去未反应的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聚再生(厦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聚再生(厦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9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防尘式套筒装置
- 下一篇:无心外圆磨床防磨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