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种唤醒方式的电子闹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3045.4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薇;王瑞霞;苏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G11/00 | 分类号: | G04G11/00;F21V9/02;G04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赵夏笛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种 唤醒 方式 电子 闹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唤醒方式的电子闹钟,包括闹钟外壳和其表面的显示屏,所述闹钟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灯箱,所述灯箱的内部安装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向灯箱外壁射出自然光的全光谱灯,所述闹钟外壳上设置有铃声辅助唤醒设计,包括控制闹钟外壳和灯箱朝向角度的初始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在灯箱内部用于控制全光谱灯的照射范围的精确定位组件,所述灯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全光谱灯光照强度由弱变强的调光组件,电子闹钟工作时,所述全光谱灯通过调光组件会逐渐增强,包括用于模拟自然光升起的缓慢调控组件,本发明能够对射向睡眠人的自然光进行精确的控制,且在进行光照唤醒的过程中能够模拟日光由弱至强的升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种唤醒方式的电子闹钟。
背景技术
电子闹钟是时钟的一种,其能够在提供计时的功能上准确的进行闹铃,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当睡眠人处于深度睡眠中时,通过闹钟的闹铃或敲击声将睡眠人唤醒时,会对当事人造成精神疲劳和生理疲劳,高分贝的铃声还会对身边或周围的人造成影响。
据检索,自然光照是最佳的唤醒方式,光照会刺激感光细胞,当睡眠人受到光照刺激后,人体脑干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唤醒大脑皮质,让人清醒舒缓。
因此,需要通过光照唤醒来辅助睡眠人的清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唤醒方式的电子闹钟,具备能够对射向睡眠人的自然光进行精确的控制,且在进行光照唤醒的过程中能够模拟日光由弱至强的升起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种唤醒方式的电子闹钟,包括闹钟外壳和其表面的显示屏,所述闹钟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灯箱,所述灯箱的内部安装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向灯箱外壁射出自然光的全光谱灯,所述闹钟外壳上设置有铃声辅助唤醒设计。
包括控制闹钟外壳和灯箱朝向角度的初始定位组件。
包括安装在灯箱内部用于控制全光谱灯的照射范围的精确定位组件。
所述灯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全光谱灯光照强度由弱变强的调光组件,电子闹钟工作时,所述全光谱灯通过调光组件会逐渐增强。
包括用于模拟自然光升起的缓慢调控组件。
优选的,所述精确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灯箱内部的长槽,所述灯板滑动连接在长槽的内壁,所述长槽贯穿出灯箱的外壁,所述长槽的开口端与显示屏朝向相同,还包括控制灯板靠近或远离开口端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长槽上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精确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反光板,两个所述反光板转动连接在灯箱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之间,两个所述反光板位于全光谱灯的两侧,所述灯箱上设置有开口端。
还包括控制两个反光板相对转动的驱动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灯箱内部且贯穿其顶部的两个传动轴,所述灯箱的顶部开设有供传动轴滑动的弧形槽,两个所述反光板转动连接在传动轴的底部,所述传动轴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灯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连杆远离传动轴的端部与滑块的外壁铰接。
包括通过控制滑块滑动使两个反光板相对转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初始定位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凸形结构的支撑板和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板上贯穿有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旋钮和支撑半球,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支点弧形柱。
优选的,所述缓慢调控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件上的转轴,所述闹钟外壳的外壁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转轴转动穿入齿轮箱的内部,位于齿轮箱内部所述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速小于主动齿轮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3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