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3141.0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百固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C04B16/06;C04B20/02;C04B11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再生细石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200‑220份、胶凝材料530‑570份、细骨料560‑590份、再生细石1020‑1100份、增强纤维0.38‑2份;所述增强纤维由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原料混合得到;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由包括纳米纤维素纤维、二甲基乙酰胺、4‑二甲氨基吡啶、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二酰亚胺盐酸盐、稀盐酸、丁香酸的原料经过混合、加热、搅拌、干燥制得。本申请具有提高再生细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细石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等预处理过程后,按一定比例、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混凝土中所用的天然石,再加入水泥、水、砂等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由于废弃混凝土试块在预处理过程中要经过破碎等机械操作,由此得到的再生细石表面或内部产生较多微裂缝,并且再生细石表面会结合废弃混凝土中的硬化浆料。
废弃混凝土试块在预处理制备再生细石的过程中会使再生细石表面和内部产生微裂缝,这些微裂缝会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吸附混凝土拌合水,不利于再生混凝土水化;再生细石表面结合的硬化浆料不利于其与新拌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结合,不仅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再生细石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再生细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细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细石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细石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200-220份、胶凝材料530-570份、细骨料560-590份、再生细石1020-1100份、增强纤维0.38-2份;
所述增强纤维由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原料混合得到;
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由纳米纤维素纤维、二甲基乙酰胺、4-二甲氨基吡啶、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二酰亚胺盐酸盐、稀盐酸、丁香酸的原料经过混合、加热、搅拌、干燥制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细石在制备过程中其表面或内部会产生一些微裂缝,这些微裂缝在混凝土成型后会继续扩张,不仅对再生细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并且继续影响再生细石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使再生细石混凝土孔隙率增加,进而影响再生细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另外,再生细石表面结合的硬化浆料使其与新拌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结合不紧密,当再生细石混凝土硬化后,再生细石与胶凝材料结合不紧密,再生细石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改变,不利于再生细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升。
首先,聚乙烯醇纤维因其与混凝土材料的良好适配性,能够分散到再生细石混凝土中,聚乙烯醇纤维能够乱向分布在再生细石混凝土中,聚乙烯醇纤维三维乱向的分布在再生细石混凝土中,有效的抑制和减少了水泥基体初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再生细石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其次,由于改性纤维素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在混凝土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加入到再生细石混凝土中后,也能够降低再生细石中的微裂缝对混凝土拌合水的吸附,从而降低再生细石对混凝土拌合水的消耗量,使更多的混凝土拌合水能够参与到水泥水化过程中,从而产生更多的水化产物,从而改善再生细石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进而提高再生细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百固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百固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3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