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低针孔超宽电池箔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6626.7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4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昭浪;赵旭东;曾元;王毓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21/02;C22C21/14;C22C21/18;C22F1/04;C22F1/043;C22F1/057;C22C1/02;C22C1/06;B22D43/00;H01M4/66;B21B1/40 |
代理公司: | 江苏德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83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针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低针孔超宽电池箔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熔炼、S2铸轧、S3粗轧、S4退火、S5精轧、S6分切倒卷、S7质量检查;所述的电池箔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Si 0.1~0.5%,Fe 0.1~1.0%,Cu 0.1~0.2%,Mn≤0.1%,Zn≤0.1%,Ti≤0.1%,其余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调整油品参数等措施,生产出的铝箔具有良好的板型、超宽的规格同时低针孔率保证了下游客户在涂覆过程中生产的平稳性,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箔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箔的制备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低针孔超宽电池箔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铝箔用途广泛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从家用、医药、生活包装用纸到电子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类电池用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电池箔也备受关注。电池箔是指应用于生产各种电池的铝箔产品,电池箔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因后续加工对电池箔要求极高,具体体现在:电池用铝箔需具备高表面质量、高延伸、高抗拉等特点。
目前电池箔存在如下缺陷:
(1)断带:电池用铝箔主要的技术性问题就是断带,产生断带问题将会很大程度降低新能源电池的加工效率;
(2)针孔:电池用铝箔针孔超标,将会严重影响新能源电池的产品质量,且过多的针孔在涂覆过程中会造成断带;
(3)板形不良;为克服板形不良,现阶段厂家减少电池箔的轧制宽度,造成了电池箔的生产效率低下;
(4)表面质量:电池用铝箔对表面质量要求都很高,色泽均匀不允许有严重的条纹、色差,不允许有凹凸点,不允许有鼓线,不允许有脏油斑、脏油点、脏油线,异物压入,划伤、划痕等缺陷,成品要有针孔和表面质量缺陷检测。
(5)达因值不合格:表面润湿张力是电池箔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达因值来描述,达因值是一个力学单位,即dyn,工程学常用于测量粘度和表面张力。较高的达因值和极缓的衰减率可为后序加工带来稳定的品质和成品率。基于电池用铝箔会出现上述缺陷,因此需要对目前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电池用电池箔板形不良、断带次数多、针孔数量过多等问题,现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低针孔超宽电池箔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低针孔超宽电池箔,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Si0.1~0.5%,Fe 0.1~1.0%,Cu 0.1~0.2%,Mn≤0.1%,Zn≤0.1%,Ti≤0.1%,其余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杂质含量小于0.15%。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低针孔超宽电池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熔炼:在熔炼炉中添加铝锭进行熔炼、静置、扒渣;扒渣结束后,添加精炼剂精炼;
S2铸轧:将精炼后的铝水经过除气除渣,经过冷的轧辊形成铸轧坯料;
S3粗轧:将坯料经三道次粗轧至1.0~4.0mm厚度;
S4退火:包括除油后进行退火;
S5精轧:退火后经十道次轧制至成品前厚度0.01~0.03mm;
S6分切倒卷:将产品分切至指定宽度和长度;分切过程中,检测针孔大小、数量、板型;将分切好的成品卷进行低温退火除油;
S7质量检查:检查端面及表面检查,测试达因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6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除霜控制装置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