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隔离度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天线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9748.3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青;许文贤;李骏扬;黄兆雄;颜红方;曾国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5/50;H01Q1/24;H01Q1/22;H01Q1/48;H01Q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隔离 五代 移动 通信 天线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隔离度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天线模块,包括基底、第一主天线、第二主天线以及辅助天线。第一主天线和第二主天线设置于基底的两端,辅助天线位于两者之间,第一主天线具有第一、第二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具有第一馈入端,第二辐射部具有第一接地端。第一馈入端与第一馈线不接触且构成耦合馈入,第二辐射部耦合第一辐射部。第二主天线具有第三、第四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具有第二馈入端,第四辐射部具有第二接地端。第二馈入端与第二馈线不接触且构成耦合馈入,第一、第二接地端连接接地,第四辐射部耦合第三辐射部。辅助天线具有第三馈入端,第三馈入端与第三馈线不接触且构成耦合馈入。本发明提高三种天线彼此之间的隔离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模块,特别涉及一种提高隔离度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可移动式装置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在无线局域网络(WLAN)与无线广域网(WWAN)的范畴内。无线局域网络是现有笔记本电脑必备的无线通信规格,另外,无线广域网则包含2G、3G、4G LTE以及5G,在笔记本电脑品牌商进一步使用5G的性能规格的情况,天线的操作带宽进一步增大。
笔记本电脑的5G通信规格目前暂时以5G sub-6频带为主流,然而,现有设计在未包括5G sub-6频带的情况下,天线模块需要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情况下已经对于天线隔离度要求相当高,并对于内藏式天线产生很大的设计难度,若新增了5G sub-6频带,在天线尺寸的维持相同限制情况,增加带宽和维持隔离度要求,是十分严苛的挑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隔离度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天线模块,在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单一内藏式模块天线的尺寸限制下,达到模块中的三个天线彼此的隔离度需求。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隔离度的第五代移动通信天线模块,包括:
基底,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第一主天线,设置于所述基底,且靠近于所述第一端,具有第一辐射部与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一辐射部具有第一馈入端,所述第二辐射部具有第一接地端,其中所述第一馈入端与第一馈线不接触且构成耦合馈入,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一接地,所述第二辐射部耦合所述第一辐射部;
第二主天线,设置于所述基底,且靠近于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三辐射部与第四辐射部,所述第三辐射部具有第二馈入端,所述第四辐射部具有第二接地端,其中所述第二馈入端与第二馈线不接触且构成耦合馈入,所述第二接地端连接所述接地,所述第四辐射部耦合所述第三辐射部;以及
辅助天线,设置于所述基底,且位于所述第一主天线与所述第二主天线之间,具有第三馈入端,所述第三馈入端与第三馈线不接触且构成耦合馈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是一长条形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彼此相对的距离是所述基底的长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辐射部更包括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馈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辐射部更包括第三接地端,所述第三接地端连接所述接地,所述第二接地端与所述第三接地端彼此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入端构成的耦合馈入与所述第三馈入端构成的耦合馈入用以提高所述第一主天线与所述辅助天线两者之间的隔离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辐射部位于所述第二辐射部的所述第一接地端与所述辅助天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辐射部具有延伸末段,所述延伸末段位于所述第一辐射部与所述辅助天线之间,用以提高所述第一主天线与所述辅助天线两者之间的隔离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辐射部的所述第二接地端位于所述第三辐射部与所述辅助天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9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