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环境下基于人工智能监测雷达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95822.0 | 申请日: | 2022-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于素英;黄汉林;齐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义方致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赵晶莹 |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基于 人工智能 监测 雷达 地质灾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环境下基于人工智能监测雷达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涉及地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机箱装置,所述电机机箱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防护装置。通过启动移动气缸,移动气缸移动时带动移动框向下移动,即齿轮板向下移动时转动齿轮同时移动,转动齿轮转动时转动盘同方向转动,弧形孔的位置随之转动,弧形孔转动并带动滑动柱移动时,滑动柱向靠近转动盘中心的一侧靠近,即滑动杆、移动杆带动防护板移动,两个防护板相互靠近,实现对雷达控制装置和雷达监测器的安全防护,避免产生地质灾害时落石等外物砸坏雷达控制装置和雷达监测器,提高雷达控制装置和雷达监测器的监测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环境下基于人工智能监测雷达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在“安全第一”的时代背景下,地质灾害监测等需求被快速催生,然而,地质灾害的风险存在隐蔽性,很难通过人力开展大规模有效排查,随着雷达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雷达遥感来监测地质灾害的方案,成为大规模风险排查的新选择。
如中国专利CN215335341U所公开的一种地质监测装置,地质监测装置能够对山体滑坡进行监测,降低山体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然而在其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地质灾害发生时会出现落石和滑坡等不确定现象,会对雷达控制装置和雷达监测器造成损坏,保护效果差且不能及时进行保护,会影响雷达控制装置和雷达监测器的监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环境下基于人工智能监测雷达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5G环境下基于人工智能监测雷达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机箱装置,所述电机机箱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防护装置。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一侧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远离转动齿轮的一侧与装置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齿轮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动盘,所述中心轴贯穿转动盘的内部,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转动盘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滑动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贯穿孔的大小与滑动杆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滑动杆的外壁套接有套接块,所述套接块的一侧外壁与装置本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远离滑动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外壁与装置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辅助固定,将地栓和插杆插入地下进行固定,装置整体稳定性更好且提高雷达监测器监测时的监测效果,因此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电机机箱装置贯穿装置本体的内部,所述电机机箱装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动螺杆的一侧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大小小于限位块的大小,所述螺纹块的内部贯穿有横杆,所述底槽的大小与横杆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横杆的外壁套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的底部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底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贯穿梯形块的内部,所述斜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梯形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梯形块的底部外壁与螺纹块的底部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地栓。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雷达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雷达控制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雷达监测器。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前端外壁设置有处理器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义方致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义方致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5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