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系统、方法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4931.0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贾旭东;梁宏宇;白学斌;张冰;王学旭;石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牟风平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电 耦合 冷却 润滑 系统 方法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系统、方法及介质,属于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一端与控制滑阀一端连接的发电机、驱动电机、齿轮箱,所述发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齿轮箱与控制滑阀管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齿轮箱与控制滑阀管路连接,所述发电机和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与驱动电机和控制滑阀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另一端与第一油底壳连接,所述控制滑阀一端与发电机和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本发明通过滑阀的位置切换,从而实现了对双电机机电耦合器冷却润滑需求的全面覆盖,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配合电动油泵流量控制,可实现总成内冷却润滑流量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系统、方法及介质,属于混合动力车辆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相对与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既满足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同时又没有续航里程不足及充电时长的焦虑,是目前阶段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因此在国家将节能汽车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从2021年起,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出现了井喷,销量大幅增长,充分说明了混合动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还将提升。
混合动力车辆一般会有专门单独设计的高度集成化的DHT机电耦合箱。机电耦合箱内集成了两个电机与整套的齿轮系,及控制相关的离合器、换挡机构等,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润滑冷却的部位也较多。同时因为混动系统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在不同模式下各部件的润滑冷却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同时其内部不同部件,都有着不同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因此其内部润滑冷却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具备很高的实际价值的。现有的DHT机电耦合箱,一般还是采用简化的冗余设计,不使用控制阀控制流量分配,采用固定的润滑冷却油路,靠不同工况下泵的排量变化,实现了对实际流量需求的覆盖性满足。这种方式有着结构和控制简单,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无法实现系统的按需分配,过多的润滑油量供应对系统而言,也是一种能量损失,降低了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系统、方法及介质,通过该滑阀的位置切换,实现6种冷却润滑方式,从而实现了对双电机机电耦合器冷却润滑需求的全面覆盖,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反馈,配合电动油泵流量控制,可实现总成内冷却润滑流量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系统,包括一端与控制滑阀一端连接的发电机、驱动电机、齿轮箱,所述发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齿轮箱与控制滑阀管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齿轮箱与控制滑阀管路连接,所述发电机和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与驱动电机和控制滑阀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另一端与第一油底壳连接,所述控制滑阀一端与发电机和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控制滑阀另一端分别与热交换器和第二油底壳一端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另一端与电动泵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泵另一端与第三油底壳连接,所述控制滑阀另一端与热交换器与电动泵连接管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油底壳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控制滑阀可分别与发电机、驱动电机和齿轮箱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与电动泵连接管路通过控制滑阀可与齿轮箱连通,所述第二油底壳通过控制滑阀可与发电机和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管路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一种新型的混动机电耦合箱冷却润滑系统,包括:
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发动机是否运行,若是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是否处于纯电驱动+行车发电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4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自律性一体化餐桌椅
- 下一篇:一种航天特种隔热防火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