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压自蔓延烧结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5065.9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0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彦明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耿联军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蔓延 烧结 | ||
本发明涉及烧结领域,特别涉及煤灰高强陶粒烧结领域。一种正压自蔓延烧结箱,包括箱体2和底座3,箱体2和底座3通过螺栓1连接;箱体2的顶部外侧环周固定有减震闭风装置4,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正压自蔓延烧结箱竖直放置在一起,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的底部放置在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顶部,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通过减震闭风装置4对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叠落过程产生的加速度进行缓冲,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通过减震闭风装置4和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顶部对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进行支撑。减少了发生燃烧垂速差异或偏烧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领域,特别涉及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高强陶粒烧结领域。
背景技术
陶粒是一种经烧制生产的轻骨料。它具有球状的外形,表面光滑而坚硬,内部呈蜂窝状。陶粒具有优异的性能,密度低、筒压强度高、孔隙率高,软化系数高、抗冻性良好、抗碱集料反应性优异。由于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形态、成分较均一,且具一定强度和坚固性,因而具有质轻,耐腐蚀,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利用陶粒这些优异的性能,可以将它广泛应用与建材、园艺、食品饮料、耐火保温材料、化工、石油、水处理等领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还在继续扩大。
当前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等高强陶粒烧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额外消耗的能源多,2、烧结不能连续进行,3、篦条容易损坏,4、发生燃烧垂速差异或偏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烧结箱,使其能够用于连续的陶粒烧结,并且额外消耗的能源少,篦条不易损坏,不易发生燃烧垂速差异或偏烧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压自蔓延烧结箱,包括箱体2和底座3,箱体2和底座3通过螺栓1连接;箱体2的顶部外侧环周固定有减震闭风装置4,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正压自蔓延烧结箱竖直放置在一起,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的底部放置在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顶部,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通过减震闭风装置4对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叠落过程产生的加速度进行缓冲,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通过减震闭风装置4和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顶部对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进行支撑。
底座3包括底座框36、第一底座内沿32、底座耳33,第一底座内沿32为处于底座框36内部的环沿,第一底座内沿上表面在水平上比底座框36上表面低,第一底座内沿下表面在水平上比底座框36下表面高,多根篦条成平行结构等间隔安装在第一底座内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篦条两端通过耐火水泥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固定,底座耳33上有第一连接通孔37。
底座3还包括第二底座内沿31,第二底座内沿31为处于第一底座内沿下部与第一底座内沿32有平行且有间距的环沿,第二底座内沿下表面在水平上比底座框36下表面高,第一底座内沿上表面等间隔布置有腰风管插孔35,腰风管插孔35整个构成一个环形,每个腰风管插孔35都为一个通孔,第二底座内沿31在竖直上与每个腰风管插孔35对应的位置都开有一条通风缝34。通风缝(34)的宽度大于等于腰风管的直径。
第一底座内沿32厚度比第二底座内沿31厚,第一底座内沿32比第二底座内沿31宽度大,通风缝34为从内向外开且通风缝34的长度小于腰风管插孔35到第一底座内沿32的内侧的宽度。
减震闭风装置4包括环形闭风板41、底板45、加强肋46和减震装置,减震装置有多个,布置在烧结箱顶部的侧壁21的外侧,每个减震装置包括套筒44、T形活塞42,弹簧43,底板45为长方体板其一侧固定在烧结箱顶部的侧壁21的外侧,加强肋46固定在底板45底部和侧壁21的外侧,套筒44焊接在底板45上部,T形活塞42的下部处于套筒44中,弹簧43连接底板45和T形活塞42,T形活塞42的上台阶之间大于套筒44的内径。
当第二正压自蔓延烧结箱的底部放置在第一正压自蔓延烧结箱顶部时,外套筒43顶部到箱体2顶部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二底座内沿31到底座3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彦明,未经刘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5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细长组合式内孔加工用的内撑工装及内孔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