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5002.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禹都;陈贤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捷美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输送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段镍钛缆及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连接的第二段镍钛缆,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长度之比为1:12.75~1:1,且所述第一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为50~400N·mm2,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为150~1000N·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和所述第二段镍钛缆中的镍的原子百分含量均为49.8at%~51.2a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中的镍的原子百分含量为49.8~50.8at%,所述第二段镍钛缆中镍的原子百分含量比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中镍的原子百分含量高0.2~0.4a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的长度为80~200mm,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长度为600~1020mm;或者,所述第一段镍钛缆的长度为80~200mm,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长度为200~5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和第二段镍钛缆均为单根镍钛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镍钛丝的直径为0.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缆还包括过渡段镍钛缆,所述过渡段镍钛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连接。
10.一种输送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镍钛缆;及
将所述镍钛缆的一端放置于450~540℃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至少30min,然后于10~150min内冷却至200℃,使所述镍钛缆形成第一段镍钛缆及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连接的第二段镍钛缆,其中,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长度之比为1:12.75~1:1,且所述第一段镍钛缆段的等效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的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镍钛缆的一端放置于450~540℃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至少30min的步骤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热处理或在保护气体氛围中进行热处理。
12.一种输送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镍钛缆;及
采用激光对所述镍钛缆的一端进行加热至450~540℃,然后于10~150min内冷却至200℃,使所述镍钛缆形成第一段镍钛缆及与所述第一段镍钛缆连接的第二段镍钛缆,其中,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长度之比为1:12.75~1:1,且所述第一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的1/2。
13.一种输送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段镍钛缆和第二段镍钛缆,所述第一段镍钛缆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长度之比为1:12.75~1:1;
将所述第一段镍钛缆放置于450~540℃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至少30min,然后于10~150min内冷却至200℃,形成软化的第一段镍钛缆;或者,采用激光将所述第一段镍钛缆加热至450~540℃,然后于10~150min内冷却至200℃,形成软化的第一段镍钛缆;及
将所述第二段镍钛缆与所述软化的第一段镍钛缆连接,得到所述输送缆,其中,所述第一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段镍钛缆的等效抗弯刚度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50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