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双歧杆菌SF及其在医药和食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81663.9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16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万翠香;任中月;陈淑芳;聂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5;A61P35/00;A61P1/00;A61P1/12;A23C9/123;A23L2/38;A23L19/00;A23L21/10;A23L33/135;C12R1/01;A61K31/47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曾银凤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杆菌 sf 及其 医药 食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双歧杆菌SF,其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048。所述动物双歧杆菌SF可用于制备缓解伊利替康造成的副作用并促进其抑瘤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或食品,其可通过促进伊利替康抑制肿瘤增长的能力,并缓解伊利替康导致的腹泻,肠屏障破坏与肠道炎症来缓解伊利替康的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双歧杆菌SF及在医药和食品中的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伊利替康(CPT-11)是植物生物碱喜树碱的半合成水溶性衍生物,已被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实体瘤。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引起不良反应,如迟发性腹泻、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CPT-11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肠道毒性,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进而导致肠道功能下降,这些影响可能导致多达87%的患者出现延迟腹泻,其中30-40%的患者出现严重腹泻。近年来关于 CPT-11副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学、医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益生菌被定义为有活力的微生物,其中足够数量的益生菌以活跃状态到达肠道,从而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殖,补充有益菌群,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缓解疾病。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结肠炎等疾病。
双歧杆菌是最重要的益生菌之一,其对人体健康具有生物屏障、营养作用、抗肿瘤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抗衰老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双歧杆菌有32个亚型,如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梭形双歧杆菌、链状双歧杆菌、假链状双歧杆菌和齿状双歧杆菌等。众多研究已经证明双歧杆菌能抑制人体有害细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促进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等有机酸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防止便秘以及抑制肠道腐败作用、净化肠道环境、分解致癌物质、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即属于同一个属,不同种的双歧杆菌,生物活性或者生物功能也各有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动物双歧杆菌SF,以及其在医药和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能促进伊利替康抑瘤作用和缓解伊利替康副作用动物双歧杆菌SF。
一种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SF,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1048。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了上述动物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subsp.lactis)SF的应用。
所述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SF或其代谢产物、或其提取液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SF或其代谢产物、或其提取液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肠道炎症、肠道损伤和/或腹泻的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SF或其代谢产物、或其提取液在制备缓解伊利替康副作用的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SF或其代谢产物、或其提取液在制备促进伊利替康抑制肿瘤的作用的制剂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剂为药物或保健品或食品或者菌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品为乳制品、蔬菜制品、饮料制品和其他发酵类制品,例如饮料、酸奶或果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1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