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异性检测病毒的试剂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673066.1 申请日: 2022-06-14
公开(公告)号: CN114908196B 公开(公告)日: 2022-11-18
发明(设计)人: 赵翔;王大燕;隗合江;李希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6;C12N15/11;C12N7/00;C12N15/44;C07K14/11;C07K16/10;A61K39/145;A61P31/16;C12R1/93
代理公司: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代理人: 高倩倩
地址: 100850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特异性 检测 病毒 试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病毒的试剂及其应用,具体的涉及检测感染人的H3N8亚型病毒HA基因的引物探针和/或检测NA基因的引物探针。本发明同时公开了感染人的H3N8亚型病毒及其衍生品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特异性检测病毒的试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禽呼吸性的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生鸟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及人类(Krammer F,Smith G,Fouchier R,et al.Influenza[J].Nature Reviews DiseasePrimers,2018.),造成重大的社会生态危害,也可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AIV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属于单股负链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RNA),共8个节段编码10种蛋白质。病毒颗粒呈球形或多边形,有些也呈丝状。病毒颗粒直径大小约为80-120nm,但呈丝状的大小可达几百纳米,病毒基因组全长约为13.6kb,由8个结构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质蛋白1(Matrix Protein 1,M 1)、基质蛋白2(Matrix Protein 2,M2)、核蛋白(Nucleoprotein,NP)、聚合酶碱性蛋白1(Polymerase Basic Protein 1,PB1)、聚合酶碱性蛋白2(Polymerase Basic Protein 2,PB2)、聚合酶酸性蛋白(Polymerase Acid Protein,PA),组成病毒的基本结构。位于宿主细胞质中含两个非结构蛋白:NS1(Non-structuralProtein 1,NS1)蛋白和NS2(Non-structural Protein 2,NS2)蛋白。HA作为整合I型囊膜糖蛋白主要参与介导血凝活性及抗体介导的病毒中和活性。NA属于II型囊膜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受体睡液酸残释放病毒,并通过抗体介导的病毒中和作用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NP主要为结构蛋白与病毒RNA片段相关。M1是非糖基化结构蛋白,存在于病毒囊膜下。M2为整合的III型囊膜糖蛋白。PB1、PB2和PA为多聚酶复合物,与病毒R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目前,已经在鸟类中发现了16种HA(Hl-H16)和9种NA(N1-N9)亚型的AIV,但是新的HA(H17和H18)和NA(N10和N11)亚型仅在蝙蝠中有所发现。

流感病毒感染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相互作用。目前普遍认为流感病毒的受体为唾液酸受体,可以分为唾液酸a-2,3-Gal受体和唾液酸a-2,6-Gal受体。一般认为禽流感病毒倾向于结合a-2,3受体,而人流感病毒倾向于结合a-2,6受体。宿主体内不同类型受体的分布差异是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的主要屏障。

近期,国内发现禽H3N8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而使用之前的季节性流感H3亚型检测引物无法检测出该病毒,设计新的检测方法对于实现感染人的H3N8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感染人的H3N8病毒的检测试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感染人的H3N8病毒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感染人的H3N8病毒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感染人的H3N8病毒的试剂,所述试剂包括特异性针对该病毒HA基因的引物。

优选地,所述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

优选地,所述试剂还包括针对HA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3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