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车辆进出系统的域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58874.0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立;康鹏;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伦电动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积毅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车辆 进出 系统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车辆进出系统的域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进出系统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车辆具有左前门执行模块、右前门执行模块、左后门执行模块、右后门执行模块以及背门执行模块;进出系统域控制器与左前门执行模块、右前门执行模块、左后门执行模块、右后门执行模块、背门执行模块均电性连接;响应于进出控制信号,车身域控制器将进出控制信号传送至左前门执行模块、右前门执行模块、左后门执行模块、右后门执行模块或背门执行模块,以对车辆的左前门、右前门、左后门、右后门或背门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运用进出系统域控制器,减少了ECU的数量,提升了ECU之间处理数据和通信效率,提高了进出系统控制的容错率,还有助于降低整车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车辆进出系统的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功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汽车ECU数量都在逐年递增,一些高端车型的ECU数量早已破百,因此对汽车架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过多的ECU下,保证数据处理以及网络安全的最优化成为难题,以域为单位的域控制系统集成化是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
现有的车门进出系统控制系统包括:CEM(车身域控制器)、DDM(主驾侧门模块)、PDM(副驾侧门模块)、RLDM(主驾侧后门模块)、RRDM(副驾侧后门模块)、DPOD(主驾电动感应门驱动模块)、PPOD(副驾电动感应门驱动模块)、LPOD(左后电动感应门驱动模块)、RPOD(右后电动感应门驱动模块)、POT(电动背门模块)、执行模块(玻璃升降器、中控锁、后视镜、背门锁、背门撑杆)。
玻璃升降、后视镜控制、中控锁、电动感应门控制、背门控制等功能由不同的控制器进行控制,CEM对各ECU发出指令,ECU再执行具体需求,整个过程参与的控制器较多、效率低、容错率低,数据通信繁琐、系统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汽车进出控制的效率、降低数据通信的繁琐程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车辆进出系统的域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车辆进出系统的域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车辆进出系统的域控制系统,包括:进出系统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通过CAN信号连接至所述进出系统域控制器,用于接收车辆外部控制信号,并筛选出所述车辆外部控制信号中的进出控制信号,再将所述进出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进出系统域控制器;所述车辆具有左前门执行模块、右前门执行模块、左后门执行模块、右后门执行模块以及背门执行模块;所述进出系统域控制器与所述左前门执行模块、所述右前门执行模块、所述左后门执行模块、所述右后门执行模块、所述背门执行模块均电性连接;相应于所述进出控制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将所述进出控制信号传送至所述左前门执行模块、所述右前门执行模块、所述左后门执行模块、所述右后门执行模块或所述背门执行模块,以对所述车辆的左前门、右前门、左后门、右后门或背门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进出控制信号包括中控锁开关信号、电动门开关信号、后视镜控制信号、玻璃升降控制信号以及背门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左前门执行模块、所述右前门执行模块、所述左后门执行模块和所述右后门执行模块均包括玻璃升降装置、中控锁装置、吸合锁装置、释放锁装置以及灯光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接收来自软开关、主驾玻璃升降开关、副驾玻璃升降开关或后排玻璃升降开关发出的所述玻璃升降信号,并将所述玻璃升降信号传送至所述进出系统域控制器,所述进出系统域控制器控制所述玻璃升降装置以使车窗升降。
可选的,所述左前门执行模块和所述右前门执行模块装置均包括折叠模块、后视镜记忆模块、加热模块、后视镜调节模块以及后视镜转向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伦电动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伦电动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8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