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壳断路器通用智能机械手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56268.5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跃辉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安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通用 智能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通用智能机械手,包括:驱动板,套设在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手柄的外侧;分离部,与驱动板连接;驱动部,在塑壳断路器进行合分闸时,驱动部与分离部形成驱动操作手柄移动的动力,在塑壳断路器合分闸到位时,驱动部与分离部脱离并为操作手柄提供自由移动空间。通过驱动部和分离部的两种工作状态,能够实现始终保证手动扳动操作手柄优先,使得在断电或者驱动部出现异常时,还能够通过手动对塑壳断路器进行合分闸,在供电正常以及智能机械手工作正常时,能够通过远程控制端控制驱动部驱动分离部移动,在实现全自动化远端控制合分闸的基础上,不影响塑壳断路器的手动优先操作功能,且结构简单,能够应用于大多数塑壳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壳断路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通用智能机械手。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是国内低压配电网中闭合、开断负荷的设备,其常用操作方式是用手拨动塑壳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手柄。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供配电区域的快速增长以及用户对供配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手动操作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是可以用智能化系统在计算机上闭合或分断远方的塑壳断路器开关柜,为实现该功能,必须在塑壳断路器原手柄上加装智能机械手。
加装智能机械手的原则是:加装智能机械手后,原塑壳断路器的手动操作功能不能改变;因此智能机械手的开发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塑壳断路器的操作力矩及空间设计电机、齿轮驱动结构、分合离合器、控制系统等。如何在智能机械手异常时,智能机械手断电时,不影响塑壳断路器的手动优先操作功能。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能够实现电动操作控制的方案,分别解决了不同型号的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的技术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对于电动操作出现异常或无电源的情况下,无法用手动操作塑壳断路器开关;
2、结构复杂,体积大;
3、不具备通用性,阻碍智能化配电的广泛应用。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塑壳断路器通用智能机械手,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壳断路器通用智能机械手,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套设在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手柄的外侧;分离部,与所述驱动板连接;驱动部,在所述塑壳断路器进行合分闸时,所述驱动部与分离部形成驱动所述操作手柄移动的动力,在所述塑壳断路器合分闸到位时,所述驱动部与分离部脱离并为所述操作手柄提供自由移动空间。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移动组件提供沿所述操作手柄移动方向的动力,所述移动组件选择性的驱动所述分离部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相互平行设置丝杠、第一导轨以及两个第二导轨,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齿轮组件与电机组件连接,所述丝杠上设有丝母,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第一滑动套,所述第一滑动套和丝母均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滑动套与所述分离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内部固定设有所述第一滑动套和丝母,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延伸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侧套设有转动环;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U形板,所述U形板的第一侧板端部垂直延伸有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U形板的第二侧板上垂直设有固定螺钉,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缺口,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缺口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跃辉,未经吴跃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6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飞数据辨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乳腺上皮类器官模型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