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9649.0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书;吕阳;刘丹;张燕亮;郑华雄;郑良广;吴丽萍;庞宇龙;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G01P1/00;G01P1/02;G01P3/3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光电 转速 传感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载体,包括器座,和与器座通过紧固件相连的外罩,其中,由器座和外罩拼接形成空腔;机械转动模块,一端伸入该空腔内,另一端贯穿器座,并与列车车轴插接配合;信号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信号采集单元,其中,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连接于器座上的信号采集外壳,并在信号采集外壳内安装有两个信号采集器,且两个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伸出信号采集外壳,并对准光栅片;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器座上。本发明通过在信号采集模块中设置两个信号采集器,实现双通道信号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电转速传感器,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转速传感器安装于各种类型机车轴端,为机车提供运行速度及运动方向,是机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输入轴与被测轮轴相连接,被测轮轴带动传感器输入轴旋转,被测轮轴转速与输入轴转速相等,利用光电模块的光电效应,产生与车轮转速成比例的电脉冲信号,从而实现测速。
中国专利(CN202204824U)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包括由罩与器座构成的外壳、轴组件、光栅、光电模块,所述轴组件包括轴、单列深沟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联轴器及方榫组件,双列角接触轴承套在轴上,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挡圈一端用轴的轴肩固定,另一端内挡圈用轴承定位套固定,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外挡圈由器座固定,双列角接触轴承上方设置单列深沟球轴承,单列深沟球轴承内挡圈一端用轴的另一轴肩固定,另一端内挡圈用轮芯固定,轴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方榫组件;所述光栅直接固定在轴上,并与光电模块配套;所述光电模块的光电元器件为光电编码器。该光电转速传感器更加可靠、稳定、精确和寿命长。
但是,上述所述的光电转速传感器仅能实现单通道的信号输出,而无法实现双通道,甚至多通道的信号输出,从而导致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双通道或者多通道信号输出的光电转速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包括:
载体,包括器座,和与器座通过紧固件相连的外罩,其中,由器座和外罩拼接形成空腔;
机械转动模块,一端伸入该空腔内,另一端贯穿器座,并与列车车轴插接配合,其中,机械转动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单元和输出单元,且该转动单元包括主轴,并沿主轴的轴线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嵌套有锁紧件、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双列角接触轴承以及端盖,通过锁紧件与主轴之间的螺纹配合,以及端盖与器座之间的紧固配合,实现对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双列角接触轴承在主轴上的固定;输出单元包括联轴器组件和方榫组件,且联轴器组件通过紧固件与主轴相连,方榫组件通过紧固件与联轴器组件相连;
信号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信号采集单元,其中,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连接于器座上的信号采集外壳,并在信号采集外壳内安装有两个信号采集器,且两个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伸出信号采集外壳,并对准光栅片;
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器座上。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信号采集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信号采集单元沿主轴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器座上沿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环形凸台,并在环形凸台上设置有与信号传输模块位置相对应的避让槽,其中,信号采集单元连接于环形凸台上。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器座上设置有与外罩相连的安装平面,且沿安装平面下凹形成第一凹腔,其中,环形凸台设置于第一凹腔的腔底,且环形凸台的外侧边缘与第一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环形凹槽作为信号传输模块中电缆的走线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96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GBT模块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源适配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