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644049.5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东福;周楠;徐军;夏鹏;郑开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C22C21/10;C22C1/03;B22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强韧 压铸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比计合金组成包括:Si 9.6~11.6%、Fe0.67~0.82%、Cr 0~0.13%、Zn 9~13%、Sr 0.01~0.05%、RE 0.03~0.06%、B0.01~0.02%、Mg0.01%,余量为铝和杂质元素,且杂质元素0.15%;通过调控各元素的含量,可以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条件下制备铝合金铸件,所得的铸件同时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制备,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持续提升的重大需求下,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汽车重量每减少10%,续航里程将增加6%~8%,能耗将减少6%~8%。轻量化主要从材料、工艺和设计等三方面入手,到目前已逐渐将三者融合,促进构件向大型化发展。大型构件压铸一体化大幅减少了所需生产零部件数量,同时显著减少焊接、涂胶环节,极大简化了车身整体生产流程,显著提高车身的生产效率。为了满足构件的高延伸率性能,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但是随着一体化铸件的尺寸越来越大,且厚度差异较大,进行热处理时容易发生形变导致良品率降低。因此,需要开发免热处理的高强韧压铸铝合金材料。
CN114293058A公开了一种高强韧免热处理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Si 5~8%、Mg 0.30~0.50%、Ti 0.05~0.20%、Sr 0.01~0.03%、Cu≤0.20%、Fe≤0.20%、Zn≤0.10%、Mn0.5~0.8%、Nb 0.05~0.20%、B 0.01~0.03%、Cr 0.05~0.20%、La0.06~0.15%、Ce 0.04~0.10%,杂质总和≤0.2%。采用真空压铸制备的缸盖抗拉强度达到260MPa,屈服强度150MPa和伸长率10%以上。但是,铸件强度有待提高。
CN114164362A公开了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铝合金及其成形方法,该铝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 8.5~11.5%,Cu 0.05~0.5%,Mg 0.05~0.5%,Mo 0.1~0.5%,Sr0.005~0.1%,B 0.005~0.1%,Cd 0.05~0.3%,Zr 0.05~0.25%,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杂质。该发明通过复合添加B和Sr细化合金组织,通过加Mo避免B与Sr的毒化现象,及细化共晶硅尺寸及亚微米级。免热处理铸件的抗拉强度可达到300-400MPa,屈服强度为180-320MPa,伸长率8-21%。该发明的合金强度强韧性佳,但合金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元素Cd。
CN113755722A公开了一种高强韧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Si 8.0-10.5%,Fe≤0.15%,Mg0.05-0.3%,Zn0.05-0.3%,Mn0.3-0.6%,Cu≤0.1%,Ti0.05-0.15%,Ca≤0.005%,Sr0.005-0.030%,Zr0.1-0.3%,Mo0.01-0.1%,V0.01-0.3%,Cr≤0.02%,Na≤0.002%,P≤0.002%,Cd≤0.01%,Li≤0.001%,B≤0.0025%,Ga≤0.0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真空压铸制备获得铸件抗拉强度为250MPa以上,屈服134MPa以上,伸长率13%以上。但是,该发明的合金强度有待提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旨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情况下制备得到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较为优异的压铸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4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向有权图的多标定块多摄像头标定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平面差分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