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航道整治丁坝修复河漫滩鱼类栖息地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8357.7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王震;曹娟;周岐兵;马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7/04 | 分类号: | E02B7/04;E02D27/40;E02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申龙华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航道 整治 丁坝 修复 河漫滩 鱼类 栖息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航道整治丁坝修复河漫滩鱼类栖息地的技术,将生态丁坝建造在河道的上游和下移处,其中所述生态丁坝包括坝地基,所述坝地基建造在河道的河底,所述坝地基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坝体,所述坝地基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两端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坝体的侧壁上,所述坝地基与坝体的连接拐角处从下往上依次呈倾斜状铺设有碎石层、砂砾层和淤泥层。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建造生态丁坝,可以更加有利于河漫滩鱼类的栖息,改善了航道河流中河漫滩鱼类栖息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航道整治丁坝修复河漫滩鱼类栖息地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中航道河流多数经过人工整治改造特别是修筑防洪提两岸砼护岸渠化后,切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有机联系,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包括岸坡和河漫滩等水生生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河流固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也明显地出现了退化甚至消失。
丁坝作为较为常用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改善天然河道水深方面作用显著;同时对水生生物栖息地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故亟需一种利用航道整治丁坝修复河漫滩鱼类栖息地的技术,对航道河流中河漫滩鱼类栖息地进行修复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航道整治丁坝修复河漫滩鱼类栖息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航道整治丁坝修复河漫滩鱼类栖息地的技术,将生态丁坝建造在河道的上游和下移处,其中所述生态丁坝包括坝地基,所述坝地基建造在河道的河底,所述坝地基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坝体,所述坝地基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两个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两端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坝体的侧壁上,所述坝地基与坝体的连接拐角处从下往上依次呈倾斜状铺设有碎石层、砂砾层和淤泥层,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鱼类的穿过第一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淤泥层的上侧种植有水草,所述水草包括苦草、卷叶龙须草、皇冠草、细叶皇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砂砾层和淤泥层之间设有防护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坝地基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倾斜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依次贯穿碎石层、砂砾层和淤泥层并伸出淤泥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坝体呈长条走道状设置,所述坝体的上侧边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坝体的顶部高于河流的高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生态丁坝还建造在河道的弯流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坝体和坝地基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碎石层由天然花岗岩石组成,天然花岗岩石的粒径大于5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还包括生态丁坝建成后,间隔一端时间对生态丁坝内的水生境参数、鱼类产卵、栖息情况、鱼类集合和种群动态进行监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间隔一端时间具体为每隔一个月对生态丁坝进行监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鱼类可通过第一挡板上的通孔进入到含有水草的淤泥层处,通过将碎石层、砂砾层和淤泥层建造在第一挡板、两个第二挡板和坝体围成的空间中,形成一个人造河漫滩,进而使得鱼类在人造河漫滩中进行生活,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建造生态丁坝,可以更加有利于河漫滩鱼类的栖息,改善了航道河流中河漫滩鱼类栖息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8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