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625857.7 | 申请日: | 2022-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魏鹏飞;谢朝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洁利德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435 | 分类号: | D04H1/435;D04H1/43;D04H1/42;D04H1/542;D06M15/61;D06M13/238;D06M13/432;D06M11/38;D06M13/11;D06M15/05;D06M13/224;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张文杰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阻燃 隔热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及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酯纤维、高氧指数聚丙烯腈纶、粗聚丙烯腈纶、低熔点纤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纤维;步骤2:将混合纤维经过依次经过开松、混棉、二次开松、混棉、梳理、铺网叠加,得到隔热棉初料;将其在180~200℃下热风定型,冷却定型,得到阻燃隔热棉。有益效果:使用两种聚丙烯腈纶与4080低熔点纤维配合,通过优化聚丙烯腈纶含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硬度、抑制融滴,制备得到氧指数>32%的阻燃隔热棉;并通过海藻纤维的添加、通过对7D聚酯纤维进一步表面处理,增强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防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城市化发展促进了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城市车辆密度的增加、高层和地下建筑的增多,这些改变使得灭火工作难度加大;因此,为降低火灾危害程度、降低火灾发生率,具有阻燃性能的功能化纺织品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车辆火灾由于电源、香水、打火机等受热发生自燃的事件每年剧增;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汽车用阻燃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行业标准JT/T1095-2022营运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中增加了对发动机舱及电池仓中使用产品的熔融特性测试,要求阻燃纺织品无融滴。而现有技术中,通常以低熔点纤维和高熔点纤维制成阻燃隔热棉,普遍存在氧指数不高,市场中产品的氧指数普遍小于26%;且存在燃烧有融滴的现象;此外,产品的硬度低,没有支撑效果,力学性能差。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制备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酯纤维、高氧指数聚丙烯腈纶、粗聚丙烯腈纶、低熔点纤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纤维;
步骤2:将混合纤维经过依次经过开松、混棉、二次开松、混棉、梳理、铺网叠加,得到隔热棉初料;将其在180~200℃下热风定型,冷却定型,得到阻燃隔热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的阻燃隔热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中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计,10~30份聚酯纤维、20~30份高氧指数聚丙烯腈纶、20~30份粗聚丙烯腈纶、40~60份低熔点纤维。
较为优化地,所述混合纤维中还包括10~12份海藻纤维。
较为优化地,所述聚酯纤维经过表面改性;步骤2中,热风定型前,预先在365nm下紫外光辐照20~25分钟。
较为优化地,聚酯纤维经过一次表面改性:将聚酯纤维使用乙醇清洗,置于聚乙烯亚胺、光引发剂和单宁酸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浸渍,洗涤干燥;得到聚酯纤维A。
较为优化地,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亚胺溶解在Tri-缓冲溶液中,得到浓度为1~2mg/mL的聚乙烯亚胺,加入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将单宁酸溶于乙醇中,得到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搅拌浸渍过程中:聚酯纤维与混合溶液的浸渍比为1:(5~8),浸渍温度为23~25℃,搅拌速度为200~400rpm,浸渍时间为12~16小时。
较为优化地,聚酯纤维A经过二次表面改性,二次表面改性过程为:将2~4wt%的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在碱性溶液中,加入环氧氯丙烷,搅拌均匀,得到溶液C;将聚酯纤维A置于溶液C中,二次搅拌浸渍,洗涤干燥,得到7D聚酯纤维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洁利德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安洁利德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5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木式模块化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压力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