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5641.0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岳彦伟;谢兴星;黄力;纵宇浩;王虎;林静仁;高义博;李金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夏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评价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氨装置(1)、喷氨装置(2)、烟气分析装置(3)、氨逃逸分析装置(4)以及控制系统(5);所述供氨装置(1)与所述喷氨装置(2)连接,所述喷氨装置(2)与烟气管道连通,所述烟气分析装置(3)与烟气管道连通,所述氨逃逸分析装置(4)与烟气管道连通;所述控制系统(5)分别与所述供氨装置(1)、所述喷氨装置(2)、所述烟气分析装置(3)以及所述氨逃逸分析装置(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氨装置(1)包括:储氨装置(1-1)、气动阀(1-2)、调压阀(1-3)、供气管路(1-4)、储氮装置(1-5)和伴热装置(1-6);所述储氨装置(1-1)的出口与所述气动阀(1-2)相连;所述供气管路(1-4)的一端与所述气动阀(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氨装置(2)连接;所述调压阀(1-3)设置在所述供气管路(1-4)上;所述储氮装置(1-5)的出口与所述气动阀(1-2)连接;所述伴热装置(1-6)包覆于所述储氨装置(1-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氨装置(1-1)采用钢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1-3)的压力调节范围为0.3-0.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装置(2)包括:双表头调压阀(2-1)、单向过滤器(2-2)、电磁阀(2-3)、第一流量计(2-4)、第二流量计(2-5)、截止阀(2-6)和喷氨分配装置(2-7);所述双表头调压阀(2-1)与所述供氨装置(1)连接;所述单向过滤器(2-2)的一端与所述双表头调压阀(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2-3)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2-4)、所述第二流量计(2-5)和所述截止阀(2-6)并联连接,并且其一端与所述电磁阀(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氨分配装置(2-7)连接;所述喷氨分配装置(2-7)与烟气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分配装置(2-7)包括四根管路,四根所述管路连通烟气管道,且四根所述管路的喷氨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分析装置(3)包括:取样管线(3-1)、预处理单元(3-2)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3-3);所述取样管线(3-1)与烟气管道连通,且所述取样管线(3-1)与所述预处理单元(3-2)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3-2)与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3-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逃逸分析装置(4)包括:发射单元(4-1)、接收单元(4-2)、分析单元(4-3)、变送器(4-4)和温度传感器(4-5);所述发射单元(4-1)和所述接收单元(4-2)安装于尾段烟气管道的两端,所述分析单元(4-3)位于所述发射单元(4-1)一端;所述变送器(4-4)设置于尾段烟气管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发射单元(4-1)之前;所述温度传感器(4-5)设置于所述发射单元(4-1)和所述接收单元(4-2)之间的烟气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4-1)和所述接收单元(4-2)采用双绞线双屏蔽电缆与尾段烟气管道连接。
10.一种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烟气脱硝评价装置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由供氨装置(1)以合适压力将气态氨输送至喷氨装置(2),同时由控制系统(5)对烟气分析装置(3)和氨逃逸分析装置(4)设置对应参数以满足测试要求;
S2:根据烟气含量计算得到理论喷氨量,控制喷氨装置(2)选择合适流量计喷氨;
S3:烟气分析装置(3)分析催化剂入口及各层间烟气含量,同时氨逃逸分析装置(4)分析尾气氨气浓度;
S4:所有数据汇总至控制系统(5)分析计算,再调节喷氨量,最终得到烟气脱硝评价过程所需脱硝效率、氨氮摩尔比和氨逃逸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唐南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56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