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2951.7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4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张盈盈;陈新宇;路航冲;王欢;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3/30 | 分类号: | C08K3/30;C08L27/16;C25B1/30;C02F1/46;H01L41/193;H01L41/45;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极化 pvdf 及其 共聚物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将PVDF或PVDF共聚物粉末按照特定质量体积比溶至于DMF中,将混合液迅速倒入大量的去离子水中,通过抽滤,收集去离子水中的高度自极化PVDF或其共聚物的粉末。利用该法制备的PVDF及其共聚物粉末具有高达90%以上的β相。β相相含量在机械能到电能转换中起重要作用。所得的自极化PVDF粉末可在超声机械作用下促进染料污染物的吸附、降解和双氧水的制备效率,此外该粉末与商用硫化锌物理混合后,可实现手指级别揉搓下有效发光。与传统提高PVDF及其聚合物中β相含量的方式相比,该方法耗能低、制备简单、易于工业化与商业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压电响应被发现以来,压电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并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可穿戴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和智能皮肤。与压电陶瓷相比,压电聚合物虽然具有较低的压电响应,但其柔韧性好、成型容易、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偏氟乙烯(PVDF)是研究最多的压电聚合物,是一种半结晶和多晶型聚合物,可以在α、β、γ、δ和ε晶相中生成,并具有不同的链构象。在几种不同的晶型中,β相PVDF 因具有最强极性晶体结构,相含量的提高最广泛使用的过程是“极化”,这是通过机械拉伸或在PVDF上施加电场来实现的。在PVDF的五种晶型中,只有具有极性的β相具有热释电性能,而α相和γ相可以通过机械拉伸极化转换成β相,因此,如何获得更高含量的β相,即PVDF的自极化是应用该材料热释电性能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溶液生长、与聚合物共混,可以轻松获得自极化PVDF。所制得的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用于机械能捕获染料降解、压电催化产双氧水、压电发光。
发明内容
为有效提高PVDF的β相含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粉末溶至DMF中,置于搅拌台搅拌溶解12-24h,搅拌至完全溶解;所述原料粉末为聚合物粉末或其与填料的混合物;所述聚合物粉末为PVDF粉末或PVDF 的共聚物粉末;所述填料为ZnS或rGO-PEI粉末;所述聚合物粉末和DMF的投料比为 1g:100mL;PVDF或其共聚物首先溶解在一定的DMF中,分子浓度得到稀释,使得分子的状态得到充分的舒展。再将溶液倒入一定比例的水中,使得分子在水中析出,析出过程中分子与水分子的极性相互作用,从而形成β相。
2)待完全溶解后,将混合溶液快速倒入大量去离子水中,得到絮状溶液,用PVDF滤纸对混合物进行抽滤,待其烘干后得到自极化的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DMF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30。
进一步的,所述rGO-PEI粉末质量占原料粉末质量的15%。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物粉末和ZnS的质量比为1:10。
进一步的,所述PVDF的共聚物材料包括PVDF-HFP或PVDF-TrFE。
根据所述方法制备的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所述自极化的产物包括: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自极化的rGO-PEI/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自极化的ZnS/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
所述的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在染料降解方面的应用。
所述的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在压电催化产双氧水方面的应用。
所述的高度自极化的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的应用,所述自极化ZnS/PVDF及其共聚物材料在压电发光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2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