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饰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非等温散发仿真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22234.4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郭宇辰;朱振宇;崔晨;田博阳;王雷;任凯旭;刘雪峰;任家宝;何绍清;李岩;齐亮;国建胜;徐树杰;赵冬昶;张鹏;冯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材料 挥发性 有机物 等温 散发 仿真 计算方法 | ||
1.汽车内饰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非等温散发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S1、设定材料VOC散发过程中的逐时温度C(t),确定仿真温度范围,进行温度段的划分,计算各温度段的材料VOC初始可散发浓度,并设定各温度段材料VOC初始可散发浓度潜能;
S2、计算仿真温度范围内,各逐时温度下的材料VOC扩散系数Dm(C(t))、各逐时温度下的材料VOC分配系数K(C(t));
S3、计算仿真温度范围,各逐时温度下的空气中VOC扩散系数Da(C(t));
S4、计算材料VOC仿真散发初始时刻温度C(t0)下,材料VOC初始可散发浓度Cm(C(t0));
S5、通过有限元分析构建材料VOC散发几何仿真模型,设置材料网格、材料—空气界面处网格、空气网格,根据Cm(C(t0))、Dm(C(t0))、K(C(t0))、Da(C(t0)),并结合菲克第二扩散定律及亨利定律,对每种类型的网格进行网格划分并设定网格节点参数,设定仿真散发的总时长t_total和仿真计算的时间步进t_step;
S6、仿真计算得到散发了一个时间步进后各网格节点上材料VOC可散发浓度Cm及空气VOC散发浓度Ca;
S7、根据散发了一个时间步进后的温度C(t-t_step)及小于等于该温度C(t-t_step)的各温度段的初始可散发浓度潜能,将各网格节点上的材料VOC可散发浓度Cm按各温度段初始可散发浓度潜能Cm0p_Temp的相对比例分配,并赋值给温度小于等于C(t-t_step)的各温度段初始可散发浓度Cm0v_Temp;
S8、根据步骤S7获得散发了一个时间步进后的各温度段初始可散发浓度Cm0v_Temp,计算下一个时步开始时的温度C(t),计算小于等于该温度C(t)的各温度段的初始可散发浓度的加和,并把加和的结果更新给各网格节点上的材料VOC可散发浓度Cm;
S9、判断当前的仿真时长t是否小于仿真总时长t_total,若是,则更新材料VOC散发几何仿真模型网格节点Dm(C(t))、K(C(t))、Da(C(t))后,重复步骤S6-S8;若否,则仿真计算结束,输出各网格节点上的各温度段材料VOC逐时可散发浓度Cm0v_Temp(t)、材料VOC逐时可散发浓度Cm(t)及空气VOC逐时散发浓度Ca(t),计算材料网格中各网格节点逐时可散发浓度平均值及空气网格中各网格节点逐时散发浓度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22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耦合内热源与振动的环境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带贴膜异常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