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AChR受体α3β2亚型抑制失活型阻断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0322.0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帅;张宝建;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07K1/107;C07K1/06;C07K1/34;A61K38/17;A61K47/64;A61K47/42;A61P29/00;A61P25/34;A61P25/32;A61P25/36;A61P35/00;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孙玮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achr 受体 抑制 失活型 阻断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nAChR受体α3β2亚型抑制失活型阻断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α‑芋螺毒素中的2,4位二硫键进行连接子插入修饰,以丧失α‑芋螺毒素对nAChR受体α3β2亚型抑制活性,并保持对nAChR受体其它亚型的抑制活性。α‑芋螺毒素被改造后,表现为对其它nAChR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增强,提高了α‑芋螺毒素本身的特异性,使α‑芋螺毒素相对特异性地作用于nAChR受体其它亚型,而不受α3β2亚型被抑制后所带来的不可预期的副作用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AChR受体α3β2亚型抑制失活型阻断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由5个亚基组成的同源或异源跨膜五聚体,能够参与介导学习、感觉、疼痛等等多种神经信号传导。nAChR受体包括肌肉型或神经型两大类,广泛分布于中枢、外周神经系统以及肌肉中。神经型nAChR受体由12种亚基(α2-α7、α9、α10及β2-β4)组成,而肌肉型nAChR由5种亚基(α1、β1、γ、δ、ε)组成。nAChR受体是筛选、诊断和治疗一大类重要疾病的关键靶点,这些疾病包括疼痛、烟酒和毒品成瘾、乳腺癌、肺癌以及中枢神经紊乱等。
α-芋螺毒素是人们最早发现且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芋螺毒素。α-芋螺毒素一级结构一般由10-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四个半胱氨酸(Cys I-IV),其大部分半胱氨酸框架为I型框架,即CCXmCXnC(X代表氨基酸残基,m和n代表数量),通常以CysI-CysIII,CysII-CysIV的形式形成两对二硫键。根据m和n的不同,又可将α-芋螺毒素分为3/5、3/6、4/2、4/3、4/4、4/5、4/6、4/7、4/8等亚家族。截止2019年,已知的I型框架芋螺毒素共有691个,其中以4/7型最多,3/5型次之。α-芋螺毒素对nAChR各种亚型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α-芋螺毒素是研究nAChR各种亚型精细结构和生理药理功能的宝贵分子探针,且还是治疗nAChR受体相关疾病的新药来源。
nAChR受体具有多种亚型,不同nAChR受体亚型参与生物体中不同的神经生理和病理过程。因此,在药物以及分子探针的开发中,发现高效、特异性作用于nAChR某一亚型的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nAChR受体α3β2亚型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从背根神经节、脊髓到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等均有表达。α-芋螺毒素在阻断其它受体亚型的同时,也会致使α3β2亚型被阻断,从而带来不可预期的副作用。因此,如何改造α-芋螺毒素使其对α3β2亚型的抑制活性降低或丧失,并对其它亚型保持特异的抑制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尝试对GIC、[A10L]PnIA、LtIA以及LsIA等4/7型α-芋螺毒素的二硫键进行修饰,即在二硫键中插入连接骨架,通过研究发现,1,3位二硫键的修饰产物丧失对所有nAChR受体亚型的活性,而多种2,4位二硫键的修饰产物则在丧失对nAChR受体α3β2亚型阻断活性的基础上,保持对其它受体亚型的阻断活性。其中,所述nAChR受体其它亚型包括但不限于α2β2、α2β4、α3β4、α4β2、α4β4、α6/α3β4、α6/α3β3β2、α7、α9α10、α1β1δε。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α-芋螺毒素2,4位二硫键修饰在制备nAChR受体α3β2亚型抑制失活型阻断剂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2,4位二硫键修饰为:在2,4位二硫键中插入连接骨架。所述连接骨架包括但不限于间二甲苯基、邻二甲苯基或对二甲苯基,其各自结构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0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