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9486.1 | 申请日: | 202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如勇;吕银龙;葛涛;崔伟;王婉琳;于淼;李达;冯斌;芦文宇;胡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核力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7/00 | 分类号: | H05H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三谷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69 | 代理人: | 张姝 |
地址: | 214104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装束 流传 布置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包括:束流传输线,包括真空传输管道,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真空传输管道的四极透镜、波纹管、诊断元件、插板阀、束流测量单元、扫描磁铁、连接法兰;调整部,包括与束流传输线连接且用于调整束流传输线与楼板预留通孔的相对位置。本发明通过设计调整部进行完成束流传输线的调节工作,避免了束流传输线无法接入楼板预留孔洞中,通过两组调整组件协同运动时,使得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在预定空间内发生摆动,当两组调整组件同步运动时,使得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在一个平面内发生移动,进而使得真空管道接入楼板的预留空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束流传输线调整领域,具体是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束流传输线是所有传输带电粒子束流设备元件的集合,用来将带电粒子从源体按照一定的要求传输到目标设备中。通常由偏转元件(如二极磁铁、静电偏转器等)、横向聚焦元件(如四极透镜和螺线管等)、变换元件(如聚束器、能散调节器等)、束流测量元件(如束流截面探头、位置探头、束流变压器、法拉第筒等)、真空部件(管道、泵、计、阀门等)和各种专用传输元件(如束流准直器或光阑、分束器和束流收集桶等)等部分组成。束流传输线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地传输束流,同时也根据需要改变束流的性能和参量,实现与前级和后级的发射度匹配等。各式各样的束流传输线被广泛地应用于粒子加速器、医疗、芯片辐照改性、核物理研究、电子显微镜、受控核聚变和核燃料处理等领域,在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束流真空管用于提供超高真空环境,用以减少束流与残余气体碰撞对束流寿命造成的损失,以供带电粒子束流通过;一般束流传输管道较长,为减少带电粒子束流打在真空传输管道内壁上,安装调试过程中,需要调节束流真空管道的空间位置。
加速器磁铁,是指带电粒子在加速过程中,控制带电粒子轨道时给粒子一个弯转力,使带电粒子沿给定的中心轨道运动。同时,给带电粒子一种聚焦力使之避免偏离中心轨道,返回到中心轨道中来而不致丢失的磁铁。二极偏转磁铁主要是用于束流传输线中,完成对带电粒子束的偏转。磁四极透镜主要是为了使得带电粒子进行聚焦,也有时用于粒子的发散。扫描磁铁装置的作用是将带电粒子束经过扫描之后使其在引出窗上由点状变为带状,实现一定宽度内对运动的被辐照物体的均匀辐照,同时使带电粒子束功率密度分散,保证引出窗上的功率分布均衡,保证电子束引出窗不被损坏。
垂直安装的束流传输线在安装时,由于楼板平面不够平滑,垂直固定支架在安装至楼板时为了贴合楼板,垂直固定支架将发生偏移,进而带着束流传输线发生便宜,影响安装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及其布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安装束流传输线布置系统,包括:
垂直固定支架,用于安装束流传输线;
化学锚栓,用于固定垂直固定支架与楼板的相对位置;
束流传输线,包括真空传输管道,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真空传输管道的四极透镜、波纹管、诊断元件、插板阀、束流测量单元、扫描磁铁、连接法兰;
所述束流传输线为现有技术。
调整部,包括与束流传输线连接且用于调整束流传输线各部件相对位置及与楼板预留通孔的相对位置。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调整部包括安装在垂直固定支架上且分别用于调整四极透镜、诊断元件、扫描磁铁位置的透镜调整机构、元件调整机构和磁铁调整机构。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透镜调整机构、元件调整机构和磁铁调整机构为结构相同的调整机构;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底板,固定于垂直固定支架;
调整组件,对称设置在调整底板上,共设计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核力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核力创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9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