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7768.6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碧珍;唐荣锋;蒋国平;肖三霞;郑国琛;巫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5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震 钢板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包括墙体结构柱与墙体结构梁,所述墙体结构柱与墙体结构梁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钢板与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下钢板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结构。本发明中,通过在上钢板与下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三号液压柱以及三号弹簧,可以对上钢板与下钢板的横向移动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消耗上钢板与下钢板横向移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配合限位板还能保证上钢板与下钢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在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设置支撑结构,在震动过程,利用一号液压柱、一号弹簧配合二号液压柱与二号弹簧,可以对上钢板的移动产生缓冲效果,并消耗传递过来的能量,从而能够减小结构震动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
背景技术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何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除了传统抗震设计,各类耗能减振装置和新型结构体系日益受到学术和工程界的关注。
钢板阻尼墙能在受力过程中耗能,具有耗能性能优越、强度高、自重轻、延性好的特点。它既可以配合隔震支座或隔震系统,作为其中的耗能单元或限位装置使用,又可以单独用于建筑结构中作为耗能装置使用,以提供附加阻尼和刚度,因此成为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地震中的受损率远低于其它结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抗震优势。相比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重大、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开裂,造成结构的刚度下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结构自重轻、运输和施工简捷高效、承载力和刚度稳定。
但是现有的结构不能根据地震的随机性做出相应的自我调节,导致结构的灵活性过低,而且在较大地震作用下结构容易产生较大变形且难以修复,很难保证在地震过程中是否还能正常工作,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消能减震的钢板阻尼墙,包括墙体结构柱与墙体结构梁,所述墙体结构柱与墙体结构梁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钢板与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与下钢板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液压柱、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二号液压柱。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号液压柱的上端与下端,并在一号液压柱的表面套接有一号弹簧,利用一号弹簧可以增强一号液压柱的缓冲效果,且一号弹簧的一端与下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并在连接槽内设置有转杆,所述二号液压柱的一端卡嵌在连接槽内,且通过转杆与上连接板以及下连接板连接,并沿转杆的表面转动。
优选的,所述二号液压柱的表面套接有二号弹簧,且在二号液压柱的表面靠近二号弹簧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环,利用限位环可以对二号弹簧起到固定作用,所述限位环与二号液压柱通过焊接固定,且二号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钢板以及下钢板的上端与下端拐角处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连接架,利用连接架不仅方便安装滚轮,还方便连接二号液压柱,并在连接架的内侧连接有转轴,所述二号液压柱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架的内侧,并与转轴连接,且沿转轴的表面转动。
优选的,靠近所述限位板位置的连接架的内侧连接有滚轮,通过滚轮可以减小上钢板与下钢板沿墙体结构梁移动时的摩擦力,且滚轮沿转轴的表面转动,所述滚轮的圆周端面与墙体结构梁的表面贴合,并沿墙体结构梁的表面滚动。
优选的,所述上钢板与下钢板的表面均与限位板的内壁贴合,利用限位板可以对上钢板以及小钢板起到限制作用,防止上钢板与下钢板从墙体结构柱以及墙体结构梁内侧脱离,且在上钢板与下钢板的内侧均设置有隔音填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7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