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荷电状态值估算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5520.6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霍艳红;翟一明;马荣勇;张頔;刘轶鑫;刘永山;姜辉;郎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G01R31/367;G01R31/385;G06F9/5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牟风平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状态 估算 系统 方法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荷电状态值估算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车辆终端单元、边缘计算单元和云端计算单元。本专利提供一种电池荷电状态值估算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将车辆终端单元、边缘计算单元与云计算平台结合,利用车辆终端单元的高实时性边缘计算传输低延时、云计算强大计算能力实现终端、边缘端、云端协同工作,提高电池状态估算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荷电状态值估算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简称SOC)作为BMS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精度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充放电安全。如何保证电池全生命周期的SOC高精度估算,一直是BMS的核心技术和行业关注的焦点。BMS每天会产生大量数据,如果采用传统的云计算加车辆终端单元处理模型很难满足大量数据实时传输和实时处理的需求,为了降低数据存储量及网络负载,传统大数据平台通常按10S间隔进行BMS数据传输,这个时间间隔对于慢变化的SOH估算可以接收,但是对于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SOC估算精度有较大影响。
行业内主流SOC算法主要有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基于电池模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等,安时积分有累积误差,开路电压法应用受工况限制,基于电池模型的滤波算法精度受限于电池模型及参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云端SOC估算方法不受电池模型限制,目前被广泛研究并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荷电状态值估算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采用增加边缘计算单元用于对终端数据进行清洗,实时存储及分时转发,提高云端模型训练精度,提高估算实时性,减轻云端计算压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荷电状态值估算系统,包括:车辆终端单元、边缘计算单元和云端计算单元;
所述车辆终端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实时数据进行电池荷电状态的实时估算得到终端实时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值,并将电池实时数据发送给边缘计算单元;
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终端单元发送的电池实时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电池荷电状态的实时估算得到边缘实时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值,将所述边缘实时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值发送给车辆终端单元,将所述车辆终端单元发送的电池实时数据发送给云端计算单元;
所述云端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边缘计算单元发送的车辆终端单元发送的电池实时数据完善数据工况及进行多神经网络模型的分别训练,将更新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数据发送给边缘计算单元;
所述车辆终端单元还用于获取边缘实时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值并与终端实时估算电池荷电状态值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精确的电池荷电状态估算值,所述边缘计算单元获取更新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算法数据对现有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更新。
优选的是,所述车辆终端单元还用于获取车辆当前经纬度,根据所述车辆当前经纬度判断通讯网络中与之匹配的边缘计算单元并向其发送匹配连接请求数据,所述边缘计算单元还用于接收车辆终端单元发出的匹配连接请求数据后进行数据确认及安全校验,数据确认及安全校验通过后向所述车辆终端单元反馈确认信息,所述车辆终端单元还用于获取边缘计算单元发送的确认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边缘计算单元还用于将获取车辆终端单元发送的电池实时数据进行判断和清洗过滤,并将清洗过滤后的电池实时数据在边缘端进行存储。
优选的是,所述云端计算单元还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维度向边缘计算单元请求相应的数据,所述边缘计算单元还用于实时接收并判断云端计算单元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判断本地存储的数据是否满足云端计算单元的数据请求,如果满足云端计算单元的数据需求则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满足要求的数据传送给云端计算单元用于完善云端数据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5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