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合金H钢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1904.2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8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永;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0 | 分类号: | B21C37/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65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合金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氏体合金H钢的成型方法,成型过程为:⑴合金冶炼、⑵铸锭加热、⑶钢锭锻造、⑷坯料加工、⑸坯料感应加热、⑹坯料润滑、⑺H钢挤压模具组装、⑻H钢热挤压、⑼固溶处理、⑽酸洗、⑾旋转扭正拉伸矫直、⑿带锯平头分切、⒀撑口处理、⒁酸洗‑修磨、⒂成品检验‑喷标‑打捆。奥氏体合金材质为Z5CN18‑10、06Cr19Ni10、022Cr19Ni10、07Cr19Ni10、022Cr17Ni12Mo2、06Cr17Ni12Mo2或06Cr18Ni11Ti。本发明采用奥氏体锻坯通过热挤压工艺成型,结合旋转扭正拉伸矫直生产H钢,不存在焊接工艺导致的焊缝,性能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尺寸精度高,提高了H钢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无缝奥氏体合金H钢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奥氏体合金H钢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H型钢是一种截面积分配较为优化、强重比较为合理的经济高效型材,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的抗弯能力强,具有结构强度高、重量轻、节约成本的特点,作为结构件已被广泛使用。国内H型不锈钢一般采用热轧和焊接的成型方法。伴随着热轧技术和焊接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用不锈钢厚板热轧成型方法和不锈钢钢板焊接方法制作H型不锈钢的工艺技术已成熟。
焊接H型钢是将厚度合适的带钢裁成合适的宽度,在连续式焊接机组上将边部和腰部焊接在一起。焊接H型钢有金属消耗大、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不易保证产品性能均匀等缺点。热轧H型钢根据不同用途合理分配截面尺寸的高宽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但是热轧方式成型会导致的表面质量差,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
采用热挤压方法生产H型不锈钢在此之前没有相关报道。正是由于热挤压成型方法可以一次成型且保证表面质量、组织性能、尺寸精度,制作出的H型钢可以拓展到一些高端领域,因此,广泛受高端领域的青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奥氏体合金H钢的成型方法,以避免现有焊接方式成型过程出现焊缝,使其整体性能保持一致,克服热轧方式成型导致的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低的缺点,提高奥氏体H钢产品的综合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奥氏体合金H钢的成型方法,成型过程如下:
⑴合金冶炼:以废钢和辅助材料为原料,通过电弧炉+LF精炼炉+AOD脱碳炉工艺冶炼浇铸出奥氏体钢铸锭;
⑵铸锭加热:控制炉温在680-700℃,将铸锭加入到室式加热炉中,入炉后分阶段加热到1230-1260℃;
⑶钢锭锻造:始锻温度不低于105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低于900℃时,坯料重新回炉补温,回炉保温时间40分钟以上。每一道次压下量20-50mm,送进量50-120mm,锻造比≥4,完成锻造开坯后进行水冷处理;
⑷坯料加工:包括坯料检验和坯料加工处理,所述坯料加工处理包括锯切、剥皮、加工半径R30-40mm的外圆角、抛光、检验和修磨,检验坯料表面粗糙度Ra≤1.6μm,两端数控平头90±1°;
⑸坯料感应加热:加热后外表面温度到1250-1270℃,中心温度到1000-1050℃;玻璃粉润滑设备
⑹坯料润滑:坯料加热后快速转移到玻璃粉润滑设备上,坯料旋转前进,外表面均匀粘上一层玻璃粉润滑剂;玻璃垫的润滑,挤压前将事先制备的玻璃垫贴在挤压模上,玻璃垫内腔比挤压模内腔为5-10mm;
⑺H钢挤压模具组装:根据成品拉矫直变形量和修磨量,设计挤压模具尺寸;从挤出方向,按顺序安装模座,挤压模、模支撑、模中座和模尾座,其中模支撑内腔比挤压模内腔为10-20mm,模中座内腔比模支撑内腔为10-20mm,模尾座内腔比模中座内腔为10-20mm;
⑻H钢热挤压:采用卧式挤压机进行挤压成型,挤压后H钢入水冷池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未经邯郸新兴特种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1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LED金属掩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创青光眼引流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