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山杜英枝叶提取物活性部位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79578.1 申请日: 2022-05-26
公开(公告)号: CN114796172A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发明(设计)人: 王跃虎;和兆荣;杨珺;王妍捷;罗吉凤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185 分类号: A61K31/185;A61P25/28
代理公司: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1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乙酰 胆碱酯酶 抑制 活性 山杜英 枝叶 提取物 活性部位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枝叶提取物活性部位和应用,属于植物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干燥的山杜英枝叶,用溶剂提取获得粗提物PXS48‑1A,PXS48‑1A通过萃取制备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PXS48‑3A和正丁醇萃取部位PXS48‑4A。并分别将乙酸乙酯部位PXS48‑3A和正丁醇萃取部位PXS48‑4A精分得到PXS48‑23、PXS48‑24、PXS48‑25、PXS48‑43、PXS48‑44和PXS48‑45等六个活性部位。这些活性部位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以山杜英枝叶的植物药活性部位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该植物药活性部位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治疗阿兹海默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植物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山杜英枝叶提取物活性部位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阿兹海默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酰胆碱(Acetyl choline,ACh)是最先被发现的神经传递素,它是所有胆碱能神经元使用的神经递质,在外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几乎大脑中的每个区域都受到胆碱能神经元的控制。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患有AD的病人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记忆力的逐渐丧失和逐渐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AD的认知能力低下与中枢乙酰胆碱能活性降低相关,而Ach在突触中的含量升高会使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得到改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水解乙酰胆碱的特异性胆碱酯酶,而增强胆碱能功能是目前治疗AD最有效的方法。因此高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筛选是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基础。随着我国逐渐步入结构老龄化社会,AD日益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从植物中寻找和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天然分子也成了新的研究热点。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为杜英科杜英属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350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和大洋洲。我国产38种,6变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山脉和南岭山脉,四川峨眉山是其分布的最北界。山杜英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越南、老挝、泰国、韩国的济州岛、中国南部以及日本的冲绳和九州,是常绿阔叶森林群落的重要组成树种,国内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及云南有野生资源分布。

山杜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是南方地区常用的绿化行道树。除其观赏价值外,山杜英还是优良的蜜源植物,还具一定的药用功能。据《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记载,山杜英的根具有散瘀消肿的功能,用于跌打肿痛[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经查,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山杜英枝叶提取物活性部位及其具有抗老年痴呆或神经退行性疾病价值治疗前景的活性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山杜英枝叶提取物活性部位,其制备方法,其药物组合物,其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阿兹海默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山杜英枝叶提取物活性部位,包括PXS48-1A、PXS48-3A、PXS48-4A、PXS48-23、PXS48-24、PXS48-25和PXS48-43、PXS48-44、PXS48-45,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的:

(a)山杜英干燥的枝叶,粉碎后用95%的乙醇,60℃水浴超声提取60min,重复3次,合并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浸膏PXS48-1A;

(b)将浸膏PXS48-1A用水制成混悬液,用石油醚萃取,石油醚萃取后的水相溶液,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得乙酸乙酯萃取部位PXS48-3A;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相溶液,继续用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得正丁醇萃取部位PXS48-4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9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