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8350.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刘飞;姚平;邓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6 | 分类号: | E04D13/16;E04D13/14;E04D13/00;E04B1/6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贾林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同 建筑 高度 沉降 顶部 渗漏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及施工方法,其构造包括设置有上翻梁的屋面结构A、与屋面结构A形成沉降缝且设置有悬挑板的结构B、设置在悬挑板外侧、上翻梁内侧和屋面结构A中屋面上的防水保护构造一;所述悬挑板位于上翻梁的上方且与上翻梁之间形成一条可供屋面结构A、结构B结构自由沉降和变形的水平间隙;所述防水保护构造一伸入水平间隙内;以及公开了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施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不同高度的建筑物沉降缝顶部防渗处理方式为设置雨棚+墙面沉降缝封堵,常规做法只是在沉降缝较高一侧建筑物上设置雨棚,再将沉降缝进行层间变形封堵处理,其防渗方法较为单一,极易在沉降缝内出现渗漏,同时现场施工成型质量不佳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及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施工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方面:
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包括设置有上翻梁的屋面结构A、与屋面结构A形成沉降缝且设置有悬挑板的结构B、设置在悬挑板外侧、上翻梁内侧和屋面结构A中屋面上的防水保护构造一;所述悬挑板位于上翻梁的上方且与上翻梁之间形成水平间隙;所述防水保护构造一伸入水平间隙内。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间隙内的防水保护构造一形成一个小间隙,在所述小间隙内填充有塑料泡沫棒。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上翻梁的内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防水保护构造一与上翻梁之间,且其靠近屋面结构A中屋面的一端延伸至屋面上。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述悬挑板的顶面由结构B向屋面结构A一侧放坡;所述放坡的坡度为1%-3%。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悬挑板上还设置有外墙,在所述外墙的外侧安装有龙骨构造;在所述龙骨构造的外侧设置有铝单板防水体系;所述防水保护构造一位于铝单板防水体系的内侧。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所述铝单板防水体系包括设置在龙骨构造外侧且相互连接的铝单板防水构造一、位于悬挑板外侧且形成滴水的铝单板防水构造二、与铝单板防水构造二连接且位于上翻梁内侧的铝单板防水构造三;所述铝单板防水构造二与铝单板防水构造一相互连接。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龙骨构造与外墙之间、沉降缝内分别设置有保温构造。
在一些可能实施方式中,
所述防水层包括水泥砂浆层、涂刷在水泥砂浆层上的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设置在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上的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位于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铝单板防水体系之间。
另一方面:
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结构施工:
上翻梁、悬挑板施工;所述悬挑板远离结构B的一侧伸入屋面结构A内且位于上翻梁的上方并形成水平间隙;
悬挑板上的外墙、保温构造、龙骨构造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8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