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8350.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刘飞;姚平;邓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6 | 分类号: | E04D13/16;E04D13/14;E04D13/00;E04B1/6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贾林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同 建筑 高度 沉降 顶部 渗漏 构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上翻梁的屋面结构A、与屋面结构A形成沉降缝且设置有悬挑板的结构B、设置在悬挑板外侧、上翻梁内侧和屋面结构A中屋面上的防水保护构造一;所述悬挑板位于上翻梁的上方且与上翻梁之间形成水平间隙;所述防水保护构造一伸入水平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隙内的防水保护构造一形成一个小间隙,在所述小间隙内填充有塑料泡沫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翻梁的内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防水保护构造一与上翻梁之间,且其靠近屋面结构A中屋面的一端延伸至屋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板的顶面由结构B向屋面结构A一侧放坡;所述放坡的坡度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挑板上还设置有外墙,在所述外墙的外侧安装有龙骨构造;在所述龙骨构造的外侧设置有铝单板防水体系;所述防水保护构造一位于铝单板防水体系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单板防水体系包括设置在龙骨构造外侧且相互连接的铝单板防水构造一、位于悬挑板外侧且形成滴水的铝单板防水构造二、与铝单板防水构造二连接且位于上翻梁内侧的铝单板防水构造三;所述铝单板防水构造二与铝单板防水构造一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龙骨构造与外墙之间、沉降缝内分别设置有保温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水泥砂浆层、涂刷在水泥砂浆层上的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设置在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上的防水卷材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位于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铝单板防水体系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结构施工:
上翻梁、悬挑板施工;所述悬挑板远离结构B的一侧伸入屋面结构A内且位于上翻梁的上方并形成水平间隙;
悬挑板上的外墙、保温构造、龙骨构造施工;
步骤S2:防水层和结构保护构造一施工;
步骤S3:铝单板防水体系施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建筑高度沉降缝顶部防渗漏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基层处理,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
步骤S22:涂刷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其中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固含量≥99%,耐热度≥90C℃;
步骤S23:在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一道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
步骤S24:在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外侧施工水泥砂浆保护层;
步骤S25:在悬挑板与上翻梁之间所形成的水平孔隙内采用泡沫塑料棒进行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83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